一种古生物,缘何冠以“中华”、“震旦”(古代印度人对中国的称呼)的大名,这还得从19世纪中叶说起。
1856年,传教士Woodward从湖北民间以工艺品形式购得化石一块,带回英国之后存于大英博物馆,据其外形鉴定为Orthoceras(直角石属)。
1888年,Foord进一步研究后定为新种,因产自中国,便以chinense(中华)命其种名,得名Orthoceras chinense(中华直角石)。
直到1935年,日本古生物学家Shimizu和Obata深入研究后发现其内部结构与直角石属差异较大,不是直角石属,据此新建一属,命名Sinoceras(震旦),最终得名Sinoceras chinense(中华震旦角石),沿用至今。
研究表明:中华震旦角石属于软体动物门—头足纲—鹦鹉螺亚纲—塔飞角石目—喇叭角石科—震旦角石属—中华震旦角石种,细分8个亚种,是中国特有的化石种类,因此冠以“中华震旦”之名亦是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