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讯1:
实物中心采集收藏我国十枚“金钉子”实物地质资料
2014年3月5日,随着浙江常山黄泥塘“金钉子”剖面柱状岩心和系列标本采集顺利入库,标志着实物中心成功收藏国内十枚“金钉子”实物地质资料。
“金钉子”是全球年代地层单位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GSSP)的俗称,它是国际地层委员会和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以正式公布的形式所指定的年代地层单位界线的典型或标准。是定义和区别全球不同年代(时代)所形成的地层的全球唯一标准或样板,是在一个特定的地点和特定的岩层序列中标出,作为确定和识别全球两个时代地层之间的界线的唯一标志。全球地层年代表中一共有“金钉子”110枚左右。截止2013年4月,全球已正式确定的“金钉子”65枚,其中,我国一共确立了10枚,是世界上拥有“金钉子”最多的国家。
中国确立的10枚“金钉子”分别是:
1997年批准的浙江常山县奥陶系达瑞威尔阶达瑞威尔阶层型剖面;
2000年批准的浙江长兴县煤山二叠-三叠纪层型剖面;
2001年批准的湖南花垣县排碧乡中-上寒武统(排碧阶)层型剖面;
2004年批准的广西来宾市蓬莱滩乐平统底界层型剖面;
2005年批准的浙江长兴县煤山长兴阶-吴家坪阶层型剖面;
2006年批准的湖北宜昌王家湾奥陶纪赫南特阶层型剖面;
2007年批准的湖北省宜昌黄花场奥陶系第三阶底界层型剖面;
2007年批准的湖南古丈县寒武系第七阶(古丈阶)层型剖面“金钉子”;
2008年批准的广西柳州市碰冲石炭系维宪阶层型剖面;
2011年批准的浙江江山市寒武系第九阶(江山阶)层型剖面。
“金钉子”的确立,对地学各学科都具有非同一般的重要意义,是科学界引以为荣的成果,是一个国家地学综合实力和水平的标志,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崇高荣誉。
“金钉子”剖面的研究往往持续几十年,凝聚着几代地质学家的心血,获取的地质资料极其丰富,特别是标本等实物资料更是如此。 由于研究工作涉及多家单位,多名科学家参与研究,持续时间长等原因,“金钉子”剖面的标本等实物资料未能及时有效地、系统性地归档。将这些“金钉子”剖面实物地质资料进行系统采集,将其中一部分以实物档案的形式在室内重现“金钉子”剖面,而另一部分作为实物地质资料向社会推出服务产品,不仅能够集中展示我国的地学科研水平,也大大方便了各界人士的参观和服务利用。为此,实物中心于2010年开始,分别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科学院、武汉地质调查中心等单位的几十位科学家合作,开展 “金钉子”剖面实物地质资料的采集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包括:野外地层剖面数字影像采集;“金钉子”剖面界线层柱状样取样(在“金钉子”点位附近上下各0.60米-1米左右处连续、完整地取样);剖面从下向上采集系列岩石手标本、岩相手标本;采集各类化石样品;整理、编绘与立典性标本相关的各类剖面图、像和文字资料;标本的室内处理、分析和鉴定。
截止目前,我国10枚“金钉子”剖面总计采集入库781份标本、16套柱状样和1个采自常山黄泥塘“金钉子”长约50米的岩心样。因常山黄泥塘“金钉子”剖面以页岩为主,岩层破碎疏松,采取钻探方式才能取得连续完整的柱状样。另外,还入库了大量的化石样品和岩石、化石薄片,如笔石样品、几丁虫样品、腕足类样品、有孔虫薄片等。 “金钉子”剖面实物资料野外采集业已结束,室内的标本鉴定、化石鉴定和资料整编等工作将持续进行,预计2014年末将完成全部资料归档工作。
今后,实物资料中心将统一规划10枚“金钉子”标本的保护与展示,完成“金钉子”剖面实物地质资料的整理建库工作,并及时向社会发布。届时,社会各界在实物中心可遍览中国十枚“金钉子”的风采。实物中心将以此为开端,积累工作经验,统一筹划,精心实施,建立全国地层样品实物资料库,为地质科学研究搭建共享资源平台。
(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 易锦俊 供稿)
简讯2:
实物中心收集格陵兰-北美-芬兰等12个典型矿床系列标本
近日,实物中心接收了加拿大、格陵兰、芬兰三个国家和地区共12个矿区的典型矿床的126块标本。分别为:格陵兰Isua铁矿、Fiskenasset铜镍矿、Kvanefjeld稀土矿、Kringlerne稀土矿、Nalunaq金矿、石墨矿(闭坑),加拿大Sudbury铁矿,芬兰Kemi铬铁矿、Konttigarvitrial矿、Karitsa矿以及格陵兰Narsarsaq机场和Qassiarsuk村的火成岩。项目组对加拿大、格陵兰及临近地区重要矿床(点)进行了采样工作,使我国科学家掌握了这些矿床(点)的第一手实物资料,不仅为后续相关基础地质研究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也为我国了解该矿床(点)地质、经济信息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采集的实物标本。
这些标本是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实施的“北美-格陵兰重要成矿带成矿规律与优势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研究”项目和“全球巨型成矿带大型金属矿床产出环境与找矿模型研究”项目形成的实物地质资料。项目主要开展欧洲、加拿大与格陵兰重要成矿带成矿地质背景(包括编译相关基础性地质图件)、成矿条件及成矿规律的综合研究,分析优势矿产资源潜力,圈定找矿远景区,编制成矿带成矿规律图等相关图件,建立相关信息的数据库。为国家实施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走出去”战略,合理部署北美-格陵兰地区矿产资源风险勘查工作,提供基础信息和科学依据,为国内企业在该地区开展矿产勘查提供科学指导。
作为实物中心第三份来自境外的实物地质资料,此次接收的境外标本也进一步充实了我们的馆藏资源。同时对于我国在境外开展地质勘查工作形成的实物地质资料如何有效管理,如何更好地开展实物地质资料汇交与收集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示范。
(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 魏雪芳 供稿)
简讯3:
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研讨会顺利召开
2014年1月18-20日,为了进一步加强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了“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研讨会”,国土资源部储量司资料处刘斌处长出席会议并作讲话。地调局总工室陈辉副主任、全国部分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地质资料馆藏机构以及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共40余位领导、专家齐聚于此,群策群力,共同谋划我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体系发展思路,交流经验,助推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体系建设。
刘斌处长指出此次研讨会的目的是在深入推动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下,提高我国实物地质资料的管理水平,认真做好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为社会公众提供基础性、公益性服务。
实物中心张新兴主任介绍了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情况、对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体系、服务体系建设以及实物中心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进行了详细阐述,希望与各省协作,共同推进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
研讨会上,实物中心相关人员解读了《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通知”)及其三个附件:实物地质资料筛选工作要求、实物地质资料馆藏建设的要求、实物地质资料清理工作指南。福建省、四川省作为代表进行了发言。与会专家代表结合本省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现状、馆藏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下一步工作设想,就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经验和心得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在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保管形式、信息化工作业务交流等方面达成共识。
(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 韩健 供稿)
简讯4:
实物中心召开实物地质资料工作座谈会
2014年1月17日,实物中心召开实物地质资料工作座谈会,国土资源部储量司副司长许大纯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部储量司和地调局总工室有关领导、全国地质资料馆有关专家及实物中心领导班子成员、各处室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
座谈会上,实物中心副总工程师刘凤民汇报了2013年实物地质资料中心业务工作进展情况、取得的重要成果以及2014年业务工作安排。听取汇报后,部储量司和地调局总工室有关领导对实物中心2013年业务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许大纯肯定,2013年实物地质资料工作成绩显著,为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与管理“五平台一支撑”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有所提升,充分发挥了行业引领的龙头作用。
许大纯强调,2014年是实物地质资料事业发展的关键一年,实物中心要在部职能转变中实现管理与服务水平的跨越式发展,必须紧紧围绕部的职责定位和重点工作,加强制度建设,巩固管理基础,加大对部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的支撑力度,加快实物中心的业务建设,大力开发和推出服务产品,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提高中国实物地质资料信息网知晓度,扩大社会影响力,为“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供优质服务。许大纯指出,实物中心要继续深化和完善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常态化工作机制,推动形成实物地质资料汇交制度化、常态化;要加强制度建设,为指导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和服务产品开发提供制度保障。许大纯最后用一句“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勉励实物中心要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发扬好的工作作风,把细节做好,切实提升实物地质资料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 曹德婕 供稿)
简讯5:
实物中心召开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大需求研讨会
2014年2月10日,按照《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关于征集2015年度科技基础性工作重大需求的函》(国科基函[2014]3号)的要求,依据《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和《国家基础研究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实物中心召开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大需求研讨会,就科技部2015年度科技基础性工作重大需求工作进行了深入研讨。中心书记许庆丰、副主任李寅等中心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各业务部门负责人以及项目负责人近20人参加了会议。
首先,刘凤民副总工详细介绍了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大需求征集的背景,解读了《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十二五”专项规划》等文件精神,重点强调了需求的着手点、工作内容、工作成果和工作规划等方面的要求。李寅副主任强调,单位高度重视此次国家科技专项基础性重大需求上报工作,是实物中心实现长期稳定发展的重大机遇,我们要落实好责任,分配好任务,安排好时间,从国家和实物资料事业的大角度进行研讨和提出需求。
会上,各业务部门的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根据通知要求和领导解读对该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工作内容、工作成果和经费需求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一致认为,一是站位要高,从全国和实物地质资料行业的角度出发;二是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论述要充分;三是文字概括要简要凝练,高度概括。
最后,许书记强调,做好此次需求上报工作,要紧抓两个定位:一是文件本身的定位,切实理解文件的要义和主旨,二是要弄清自身定位,需求要符合实物中心自身的特点,并要求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做好此次需求上报工作,并时刻关注科技部重大项目的研究动态。
(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 韩健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