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期《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动态与研究》刊发二篇文章。第一篇是“全国实物地质资料专项清理部署建议”,作者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论述了分类实施、扎实推进的部署建议。第二篇是“四川省实物地质资料库建设构想”,作者简要介绍了四川省实物地质资料保管现状,分析预测了管理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省实物库建设构想。这二篇文章分别对全国实物地质资料清理工作如何部署和基层地质工作单位实物地质资料库建设布局提出了建议,希望对贯彻落实《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推动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有所帮助。
全国实物地质资料专项清理部署建议
张立海 张业成
(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
内容摘要:全国实物地质资料清理是一项势在必行的基础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难是清理后的保管利用问题。合理部署是解决困难的关键,基本思路是扎扎实实地分阶段组织部署清理工作——第一阶段的工作内容是调查保管现状,摸清家底,可在全国铺开;第二阶段的工作内容是按照分级管理职责实施汇交保管,可因地制宜地分类实施。此外,伴随全国实物地质资料清理,应及时研究建立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系统与数据库。开展全国实物地质资料专项清理的主要措施是:加强组织协调;搞好清理研究与试点;落实工作计划、人员与经费。
地质资料清理是贯彻落实《地质资料管理条例》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2006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提出了地质工作的6项主要任务,其中之一是推进地质资料开发利用,明确要求开展地质资料专项清理,加快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健全地质资料信息共享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地质资料作用,避免工作重复和资料浪费。
为了落实国务院决定,国土资源部储量司作为地质资料行政主管部门,开始组织实施全国地质资料清理工作。目前涉密成果地质资料清理已基本完成,实物地质资料清理开始起步——在中国地质调查局和有关单位协助下,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和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及黑龙江省、河北省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单位开展实物地质资料清理研究与试点工作,开发清理登记软件,研究清理工作方法,制定清理工作方案与技术指南,为全国实物地质资料专项清理提供基础。
在开展实物地质资料清理研究与试点的同时,国土资源部储量司在2008年多次召开研讨会,先后有20多个省(区、市)的地质资料主管部门负责人和馆藏管理人员参加了研讨,普遍认为,开展实物地质资料专项清理十分必要,但工作量巨大,困难重重,主要问题是如何组织部署全国清理工作以及如何保管清理后的实物地质资料。为此,笔者根据目前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状况及试点清理工作经验,撰写此文,对部署和组织实施全国实物地质资料专项清理提出建议。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地质工作,在取得十分丰富的成果地质资料的同时,还产生了大量岩矿心、样品、标本等实物地质资料,这些实物地质资料不仅是地质勘查和地质科研工作的实物佐证,而且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
然而,我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十分薄弱,特别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后,实物地质资料管理陷入严重困境——大部分地勘单位经费严重短缺,岩心样品库破损倒塌,管理人员退休或转岗,管理制度废弛,大量实物地质资料损毁散失。据1999年原地质矿产部对全国实物地质资料保管状况的概略清查结果,除石油系统岩矿心保管较好外,地矿、煤炭、冶金、有色金属、建材、化工等部门的实物地质资料保管状况很差。全国共有岩矿心存放点1万余处,其中永久性岩心样品库仅有463处,其余为简易岩心样品库或临时存放点;总计存放岩矿心总长度2471万米,取自6308个矿区、30.1万个钻孔,副样1443万件、光薄片301万件,保存完好和基本完好的不足1/3,其余2/3严重损毁,已无法利用(表1)。
表1 1999年全国岩(矿)心调查汇总表
系统 |
永久性岩心库房数(处) |
简易岩心库房数(处) |
露天堆放点数(处) |
埋存点数(处) |
合计存放点数(处) |
岩心存量 |
||
矿区数(个) |
孔数(个) |
总长度(m) |
||||||
地矿 |
236 |
453 |
94 |
491 |
1274 |
4049 |
106542 |
924373 |
油气 |
68 |
21 |
2 |
1 |
92 |
627 |
24418 |
1610836 |
煤炭 |
2 |
1255 |
1257 |
82 |
1261 |
472639 |
||
冶金 |
27 |
32 |
8 |
54 |
121 |
456 |
14415 |
5652962 |
有色金属 |
57 |
79 |
14 |
66 |
216 |
387 |
8698 |
1885722 |
核工业 |
10 |
55 |
4203 |
3144 |
7412 |
388 |
28101 |
4930410 |
建材 |
8 |
15 |
2 |
44 |
69 |
70 |
2116 |
71985 |
化工 |
20 |
17 |
2 |
4 |
43 |
64 |
1660 |
24327 |
武警黄金 |
12 |
14 |
3 |
11 |
40 |
48 |
1336 |
269368 |
水利 |
1 |
10 |
11 |
10 |
706 |
11800 |
||
其他 |
24 |
16 |
11 |
2 |
53 |
127 |
111839 |
319514 |
合计 |
463 |
714 |
4339 |
5072 |
10588 |
6308 |
301092 |
24714636 |
近年来,我国地质勘查工作进一步蓬勃发展,又产生了大量实物地质资料。据统计,1990~2006年,全国完成钻探工作量8785万米,平均每年完成517万米,其中完成最多的2007年达1142万米。与此同时,还完成了大量区域地质调查、物化探等工作,因此又产生了数千万米岩矿心及一大批标本、样品,这些实物地质资料仅有一部分得到有效保管和利用,其余大部分保存在地质工作单位或个人手中,而且有一部分已经损毁或濒临损毁。
以地质大调查实物地质资料为例,1999~2004年,产生岩矿心约33万米、标本5万件、化探副样103万件、各类样品17万件,其中保管完好且标识清楚的已不足2/3。因此,不仅过去几十年产生实物地质资料应该进行清理保管,而且近些年产生的实物地质资料也亟待汇交管理。
为了加强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根据《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的要求,2008年国土资源部制定发布了《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为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提供了法律保障。然而,全面贯彻落实《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必须首先掌握我国实物地质资料家底,即弄清已经产生的实物地质资料类型、数量及其保管状况,在此基础上,根据这些实物地质资料的价值和保管状况,进行分类分级筛选统计,按照分级管理职责,提出向国家、省(区、市)的汇交清单以及本单位留存保管与埋存实物地质资料目录,进而实施分类管理。因此,实物地质资料清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其意义和作用是:为制定和组织实施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规划提供依据;为筹划和建设国家、省(区、市)实物地质资料库,申请和审批建设用地、经费等提供依据;为建设实物地质资料数据库与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实现实物地质资料信息共享,完善地质资料服务体系提供基础。因此,全国实物地质资料专项清理势在必行。
1、实物地质资料专项清理的主要困难
第一,我国实物地质资料类型多样、数量巨大、保管分散、管理混乱,清理工作复杂。
初步估计,目前全国保管有近100万个钻孔的8000万米岩矿心,另外还有几百万件标本和近千万件样品,这些实物地质资料分散在全国各地的近千个单位的1万多处实物地质资料库或存放点,这些单位分属于地矿、油气、煤炭、冶金、有色金属、核工业、建材、化工、武警黄金、水利等十几个部门;不同部门、不同单位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情况不一,除了各大油田和其他一些少数单位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比较规范外,其余绝大部分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比较混乱——许多实物库破烂不堪;不少实物库没有专人管理;账目不清;不少实物随意堆放,标识不清。因此,实物地质资料清理不仅工作量巨大,而且组织协调比较困难。
第二,缺少人员、经费。
由于我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十分薄弱,所以除了石油部门等一些单位有专门管理人员和经费外,大部分单位没有专人管理和经费,因此,实物地质资料清理需要作为一项专项工作,安排专门人员和经费才能完成。
第二,缺少保管设施。
实物地质资料清理后需对符合保管条件的分别汇交到国家、省(区、市)或者留存在本单位保管,但目前除了国家实物地质资料库和一些大型油气企业的岩心样品库比较完善外,多数省(区、市)和地质工作单位还没有符合要求的实物地质资料库;而建设实物地质资料库需要解决的用地、经费都必须严格按程序审批,因此在短时间内很难建成覆盖全国的分级库藏设施。
2、实物地质资料专项清理的部署建议
解决上述实物地质资料清理困难的途径是科学部署,扎实推进,因地制宜地分阶段组织实施清理工作。
实物地质资料清理可划分为二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清查,目的是摸清家底,为清理后的保管利用工作提供依据。清查内容主要包括:实物地质资料保管单位、保管设施(实物库类型、规模、类型、设备等)、保管人员;保管的实物地质资料类型、数量、产生的地区与工作项目、产生的时间;实物地质资料保管现状及标识完好程度、相关资料情况。在查明上述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实物地质资料的保管价值与完好程度,提出处置意见,并建立国家、省(区、市)、地质工作单位分级保管以及埋藏实物地质资料目录。
专项清理的第二个阶段是对清查后的实物地质资料进行分类处理——即按程序分别向国家、省(区、市)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汇交;本单位继续保管;按规定埋存。
此外,专项清理的另一项工作内容是伴随清理工作,研究与建立实物地质资料数据库与管理服务系统,为实现实物地质资料信息共享,提高管理水平提供基础。在全国实物地质资料全面清理的同时,建立以国家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数据管理为中心、省级实物地质资料数据库为基础的全国实物地质资料两级目录管理体系,将全国各岩心库、副样库、标本库等实物库房中保管的实物地质资料重新整理后,按标准化格式进行编录、录入计算机,建立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实现实物地质资料目录的统一管理;及时掌握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状况,跟踪更新全国各岩心库、副样库、标本库等实物库房中保管的实物地质资料目录,实现实物地质资料目录的动态管理,替代传统的手工作业方法,实现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检索查询网络化,为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的数据信息共享服务提供基础。
上述二个阶段的工作特点与工作难度不同,因此可做出相应的部署和安排。
第一阶段工作最为急迫——因为只有尽快摸清实物地质资料家底,才能有充分的依据,规划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和实施馆藏设施建设。该阶段工作方法主要以填表调查、筛选分级和统计分析为主,这一阶段工作涉及面很广,除筛选分级具有较强专业技术性外,其他并不存在特别复杂的专业技术问题,也不需投入太多经费。因此,在做好研究与试点基础上,完全可以在全国各省(区、市)全面实施。
第二阶段工作的难度最大,其主要问题是清理后的实物地质资料如何有效保管。目前国家实物地质资料库已经建成并开始正式运行,因此,经清理筛选后属于国家保管的实物地质资料,可及时汇交入库,使最重要的实物地质资料得到抢救保护。省级实物地质资料库尚需时日,目前只有个别省份开始启动。因此属于省(区、市)保管的实物地质资料尚不能一步到位,可采取一些临时性抢救措施(如委托地质工作单位保管),避免这部分实物地质资料损毁。由于国家和省(区、市)保管的只是极少数特别重要的实物地质资料,其余大部分由地质工作单位保管或埋藏。这方面工作主要是解决二方面问题:一是在保管方面,地质工作单位(特别是甲级资质地勘单位)通过维修、扩建、新建等方式加强实物地质资料库建设,按有关要求管理好本单位的实物地质资料,使之得到有效保管和充分利用;二是在埋藏方面,由国土资源部制定埋藏实物地质资料的核定标准、审批程序、埋藏要求,规范全国实物地质资料埋藏工作。由于实施该阶段工作,需要馆藏设施、设备和专项经费,所以除了属于国家保管的实物地质资料,由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在省(区、市)地质资料管理部门和地质工作单位协助下,在清理工作中及时筛选接收外,其余实物地质资料清理后的管理工作,不宜在全国全面推进,而是因地制宜地实施该阶段工作——有条件的省(区、市)和地质工作单位,在清查后随即进行该阶段工作;没有条件的则采取临时性保管措施,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尽快解决各方面困难,全面履行管理责任。
伴随实物地质资料清理工作的开展,研究建立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服务系统与数据库,不仅是清理工作的需要,而且是提高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水平,实现实物地质资料信息共享的基础。该项工作由国家、省(区、市)实物地质资料行政管理部门和馆藏机构承担,既不存在特别复杂的技术困难,也不需要巨大经费,并不存在太大困难。因为该项工作是清理的一项成果,是实施管理和提供服务的基础,所以应该在清理工作的同时,开始进行研究,尽快建立符合实际需要的管理系统与数据库,及时提供给清理工作使用。
按上述部署组织实施全国实物地质资料专项清理,虽然不能在一、二年内尽善尽美地解决历史遗留的实物地质资料管理问题,但可以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的要求,基本达到专项清理工作目的:摸清全国实物地质资料家底;应保管的重要实物地质资料得到抢救,其余实物地质资料按规定埋藏处置;以此为契机,建立实物地质资料数据库与管理系统,为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统一管理和信息共享提供基础。
实物地质资料专项清理工作任务、阶段划分与总体部署见表2。
表2 实物地质资料专项清理工作阶段与部署安排建议
清理阶段 |
工作任务 |
主要工作内容 |
部署安排 |
|
Ⅰ |
摸清家底,提出处理意见 |
1、清查: ①保管单位情况 ②库藏设施情况 ③实物地质资料及保管状况 2、筛选:提出向国家、省(区、市)汇交目录以及本单位保管与埋藏实物地质资料目录 3、管理建议:馆藏机构建设、实物库建设等 |
研究建立实物地质资料数据库与管理服务系统 |
2010-2012年在全国各省(区、市)全面实施 |
Ⅱ |
抢救保管重要实物地质资料 |
1、向国家汇交 2、向省(区、市)汇交 3、地质工作单位保管 4、埋藏 |
2010年以后根据各省(区、市)具体条件陆续实施:向国家汇交的,在清查后即由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接收;已建省级实物地质资料库的,同时开展省级实物地质资料汇交与接收工作,没建省级实物地质资料库的,采取临时性措施,保管应汇交的实物地质资料;地质工作单位(特别是甲级资质地勘单位)新建或改建、扩建实物库,保管汇交后有重要价值的实物地质资料,并按一定程序和要求,埋藏剩余实物地质资料 |
1、加强组织协调
如前所述,实物地质资料清理需要全国各省(区、市)的近千个单位参加,因此完成该项工作的首要措施是强有力的组织保障:首先,全国和各省(区、市)以及各工业部门要成立由主管领导掛帅的领导小组,负责工作部署与组织协调,确定工作方案;与此同时,组成专家委员会或专家组,审查清理技术指南,解决专项清理中的重大技术问题;各工作单位成立项目组或课题组,承担本单位的清理工作。
2、搞好清理研究与试点
根据实物地质资料清理特点与管理需要,研究专项清理内容与技术方法,开发清理软件,在一些省(区、市)和工业部门,选择代表性的实物地质资料库,对岩矿心、标本、样品等不同类型实物地质资料进行试点清理及软件应用,在此基础上,制定实物地质资料清理工作方案与技术指南,为全国实物地质资料专项清理提供科学依据。
3、落实人员与工作经费
把实物地质资料专项清理纳入国家和省(区、市)及有关单位的工作计划,为实物地质资料专项清理提供人员和经费保障。
四川省基层实物地质资料库建设构想
张 弘 张 进 甘 雄
(四川省国土资源资料馆)
实物地质资料是地质工作的重要成果,由于其具有地质信息的初始性和唯一性,所以受到世界各工业和矿业大国的极大重视,并将其作为一项公众服务业进行管理,制定了相关的法规,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开发、研究机构,实施实物地质资料接收保管和提供社会利用。
在工业和矿业发达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除了由国家投资的公益性地质工作取得的实物地质资料外,在商业性地质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实物地质资料数量最多,类型最复杂;同样,在商业性地质开发过程中,这部分实物资料受到关注和研究的程度也非常高。
我国系统性的地质工作起步比国外发达国家晚,在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方面,除各大油田建立了比较规范岩心库和岩矿心保管制度库外,地质勘探行业尚未建立相应的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体系,大量实物地质资料由基层地勘单位及矿山保存,由于缺乏保管条件,大量宝贵的实物地质资料被丢弃埋藏或随意堆放。
近年来,国家开始加强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国家成立了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建设了国家实物地质资料库,开始收集管理国家级实物地质资料。 安徽及其他一些省(市)也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在省级实物地质资料库的建设上,取得了初步进展。
新中国建立以来,开展了大量的地质工作,取得的实物地质资料不仅数量巨大,而且类型多样,在这些实物地质资料中,只有极少数特别重要的实物地质资料由国家库和省级库保管,其余大量实物地质资料仍需基层地质工作单位保管;此外,实物地质资料的利用者也主要是基层地质工作单位。因此,基层地质工作单位实物地质资料库建设,不仅使大量实物地质资料得到保管,而且有利于实物地质资料的信息开发与重复利用。
1、四川省实物地质资料数量
四川省面积辽阔,矿产资源丰富,是矿业大省。近几十年来,随着地质工作的蓬勃发展,产生了十分丰富的实物地质资料。据四川省地质矿产厅1999年对四川省实物地质资料库基地建设的调查结果,截至到1998年,在全省65个重要矿区完成机械钻探工作量265万米,保存岩矿心26.4万米、1:20万化探扫面副样31万件、基础地质样品15万余件、矿产勘查样品43万余件。这些实物地质资料分散存放在各地质工作单位。四川是国土资源大调查重点省区之一,根据1999年调查结果分析推测,未来20年将实施机械钻探工作量50余万米,预计到2020年,各地质工作单位累计保管岩矿心约49万米、化探副样60万件、基础样30万件、勘探样93万件(表1);此外,在四川盆地及长江上游环境治理中还将产生近100万件以上的实物地质资料样品。
表1 四川省实物地质资料数量
片 区 |
1999年实物地质资料 |
2020年实物地质资料预测 |
||||||
岩矿心长度(万米) |
化探副样(万件) |
基础样(万件) |
勘查样(万件) |
岩矿心长度(万米) |
化探副样(万件) |
基础样(万件) |
勘查样(万件) |
|
成都 |
0.4 |
31.0 |
15.0 |
4.0 |
60.1 |
30.0 |
||
川西 |
4.5 |
1.0 |
9.0 |
10.6 |
||||
攀枝花 |
8.0 |
10.0 |
12.0 |
20.0 |
||||
凉山 |
3.0 |
10.0 |
5.0 |
20.0 |
||||
川南 |
5.0 |
2.0 |
9.3 |
12.0 |
||||
川东北 |
3.0 |
10.0 |
5.0 |
15.0 |
||||
阿坝 |
2.5 |
10.0 |
4.5 |
15.0 |
||||
合计 |
26.4 |
31.0 |
15.0 |
43.0 |
48.8 |
60.1 |
30.0 |
92.6 |
按照国家、省和基层三级实物地质资料库保管体制,这些实物地质资料,除极少数汇交到国家库和省级库外,其余大量实物地质资料由基层地质工作单位保管。
2、对四川实物地质资料库布局的构想
根据四川省地质矿产分布和现有地质工作单位分布情况,全省基层实物地质资料库宜分为7个区建设(表2、图1)
表2 四川省基层地质工作单位实物地质资料建设方案
序号 |
分 片 |
面积(k㎡) |
基地名称 |
主要保管对象 |
依 托 基 地 |
1 |
成都 |
5.5万 |
华 阳 |
岩心、化探副样、基础样 |
区调队队部 |
2 |
川西 |
14.4万 |
康 定 |
岩心、勘查样 |
原108队 |
3 |
攀枝花 |
2.2万 |
米 易 |
岩心、勘查样 |
原106队 |
4 |
凉山 |
5.9万 |
西 昌 |
岩心、勘查样 |
攀西队 |
5 |
川南 |
4.5万 |
宜 宾 |
岩心、勘查样 |
202队 |
6 |
川东北 |
8.7万 |
罗 江 |
岩心、勘查样 |
原化探队 |
7 |
阿坝 |
7.3万 |
松 潘 |
岩心、勘查样 |
原川西北队一分队 |
图1 四川实物地质资料库分区规划图
三.基层实物地质资料库管理和信息系统建设
建立基层实物地质资料库管理和信息系统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对保管的岩矿心、标本等按统一标准进行加工、测试、分析以及进行文字描述、制作图象等。文字描述应当有统一的著录要求,以便形成由规范化著录项目构成的统一格式的条目,供建立管理信息系统使用。为了对一个地区已进行的地质工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实物地质资料信息系统中应当录入有关该地区的地质工作资料。在开展工作时,应在设计中考虑到建立实物地质资料库管理系统的需要,将相关数据项的著录工作编入设计。
在实物地质资料库中保管的岩心、标本,在研究过程中会由于消耗而减少,从而影响以后的研究和观察。因此,岩心、标本等利用时应采用适当的限制措施和保护方法,保证库藏实物地质资料的长期利用。例如可以对入库的岩矿心按一定的规格切割成具有一定厚度的薄片,一部分提供研究观察,一部分则作为“备份”永久保存。
基层实物地质资料库信息系统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实物地质资料库管理系统,主要功能是实现实物地质资料的接收、保管、库藏检索等业务的自动化管理;二是实物地质资料信息子系统,主要功能是检索实物地质资料的各项属性,并与成果地质资料数据库联结,共享地质工作的各项成果,如地理及行政位置、图幅名称、GPS信息、岩心图像、地质资料(地质图、成果报告、剖面图、物化探图等)、化验测试数据、遥感信息等等。
基层实物地质资料库的数据信息,通过网络实现传送。主要功能包括:向上级管理机构报送数据信息;基层实物库之间的数据交流;向用户提供网络检索和信息服务。
基层实物地质资料库资料管理系统,根据基层单位的特点和计算机配置能力,应当具有当前普及使用的数据库系统和操作平台,以适合基层单位应用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