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发展形势与工作任务
李 寅 等
摘要: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承担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建设维护和国家实物地质资料收集、保管、研究、服务工作。几年来,各方面工作取得显著进展,基本完成了初期阶段任务,进入全面发展时期。在这种形势下,本文分析了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面临的发展机遇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职能,提出了发展目标与主要任务,规划了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与战略研究、馆藏实物地质资料体系建设与专项采集、信息化建设、科普教育基地建设4个方面18个项目工作,提出了部署意见和保障措施。
引言
按照《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和《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规定,在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领导下,我国地质资料实行分级管理体制,其中国家级成果地质资料(以下简称成果资料)由全国地质资料馆负责接收、保管和提供服务,国家级实物地质资料(以下简称实物资料)由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以下简称实物资料中心)负责收集、保管和提供服务。
实物资料中心成立于2000年,从2002年开始实物资料馆藏管理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领导下,建设了国家实物地质资料库,开展了实物地质资料收集、保管和服务工作,为主管部门提供了业务支持,初步建立了专业技术队伍和工作方法体系。从而完成了建馆初期的主要任务,从起步阶段开始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在此关键时期,总结已有工作进展,分析面临的形势,规划部署今后时期的任务,落实保障措施,对于国家实物资料馆全面履行职能,充分发挥作用是非常必要的。
一、工作进展
1、国家实物地质资料库建设
2002年9月开工,2004年建成,并购置安装了库藏设备,实现了立体存储和自动化管理,规模和设施达到国内一流、国际先进水平(表1)。
表1 实物地质资料库与设备简表
设施、设备 | 构成或功能 |
实物资料库 | 面积3360m2,10920个货位,容量50~60万米,可满足20年需要。 |
办公服务设施 | 接待室、办公室、控制室、整理厅、观察厅、展示厅、报告厅等。 |
库内设备 | 堆垛机、叉车、岩心扫描仪、切片机、磨片机等。 |
2、实物地质资料筛选收集、整理、数字化、服务
根据实物地质资料分级管理责任,初步确定了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藏范围和筛选依据,制定了收集工作计划。在《地质大调查实物地质资料采集与服务体系建设》、《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实物地质资料成果集成》等项目支持下,收集了大陆科钻一井等岩矿心累计26317米、岩屑9005袋、标本448件。进行了整理、扫描、入库。初步建立了管理信息系统和网站,并开展了服务,初步发挥了实物资料管理作用(表2)。
表2 实物地质资料筛选收集、保管、服务工作进展
工作内容 | 工作进展 |
筛选 | 确定了收集范围,制定了筛选依据,提出了收集目录,制定了收集计划与实施方案。 |
收集 | 累计收集52个钻孔岩矿心26317米、岩屑9005袋、标本448件。主要包括:大陆科钻一井岩心、岩屑;白云鄂博等16个大型矿山代表性钻孔岩矿心、标本;吉林敦化、松辽盆地油页岩勘查钻孔岩心;秦岭地应力钻孔岩心;鄂尔多斯地下水勘查钻孔岩心;区调实测剖面标本等。 |
整理、保管与数字化 | 对收集的实物资料进行了整理、入库,岩心扫描10000米。 |
服务 | 服务对象:地质资料行政主管部门、省(区、市)和行业实物资料馆藏机构、地质科研与勘查单位、大专院校、英、法等外国科学家。累计接待100多个单位约5000人参观访问,观察18人次,取样120件。 |
3、为部、局提供业务支撑,推动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
协助部储量司制定了《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开始进行全国实物地质资料清理研究与试点。在地调局主持下,开展实物地质资料标准化工作,完成了《实物地质资料馆藏管理技术要求》;正在制定《实物地质资料移交整理要求》和《地质调查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并开始实物地质资料清查与催交。
4、工作制度与专业队伍建设
根据馆藏管理内容与工作流程,制定了实物资料筛选、收集、验收、建档、保管、服务等12项工作制度。初步建立了实物地质资料馆藏工作专业队伍。
二、国家实物资料馆面临的形势
1、我国地质工作蓬勃发展,为国家实物资料馆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1)地质工作迫切需要地质资料管理提供更有力的服务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地质工作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因此,不仅对地质资料管理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
第一,地质工作领域越来越广,除了不断加大基础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勘查外,环境地质调查、城市地质调查、农业地质调查、海洋地质调查以及极地考察、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等新兴地质工作不断兴起;第二,地质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成本和投资风险越来越高;第三,地矿市场空前繁荣,商业性地质工作蓬勃发展。
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地质勘查投资和勘查工作量持续快速增长,据有关资料,2000~2007年我国地质矿产勘查投入平均每年环比增长26%;2007年投入超过700亿元,机械岩心钻探1160万米,其中固体矿产勘查投入165亿元(不含石油、天然气、煤层气、铀矿等矿产勘查),比2006年增长32%;实施钻探工作量600多万米。
地质勘查工作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使实物资料的类型和数量空前增加,给馆藏实物资料提供了丰富来源;另一方面需要地质资料和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提供更充分的支持。据有关资料,目前全国地质资料馆藏机构每年接待借阅数量达到44万人次,提供资料服务453万次。实物资料不仅是地质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因其具有原始性、唯一性等特点,具有成果资料和原始资料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那些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特殊性的实物资料——如大陆科学钻探取得的岩心、岩屑,海洋地质调查取得的样品,极地考察获得的冰心和岩矿样品以及“金钉子”剖面标本,油气资源勘查获得的岩心、岩屑,重要矿山或深部找矿获得的代表性岩矿心,青藏高原区域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获得的代表性标本和岩矿心等,是地质工作获取十分珍贵的实物档案,具有重要的重复利用价值。充分开发利用这些实物资料,不仅可以避免重复工作,降低投资风险,而且可能获得新的发现或突破,大大提高地质勘查和科研水平。
实物资料的独特作用,使地质勘查、地质科研以及矿产资源开发不仅越来越重视成果资料和原始资料的利用,而且也需要实物资料管理提供支持;国家实物资料馆收藏保管国家最重要的实物资料,面对地质工作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既是重要责任,又是难得的发展机遇。
(2)国家重视实物资料管理工作,为国家实物资料馆建设提供了基础
我国实物资料管理已有很长历史,新中国成立以后,原地质部(或地质矿产部)制定并多次修改发布《岩矿心管理规定》,各地勘单位普遍建立了岩心库或样品库、标本馆,使大量实物资料得到保管。
近几十年来,由于多种原因,我国实物资料管理严重废驰,除各大油田和部分重大地质专项工程的实物资料得到有效管理和利用外,大量实物资料损毁散失。与此同时,近年来开展的地质大调查等产生的实物资料也亟待实行统一管理,否则也面临损毁散失的危险。
为了加强地质资料管理,国务院和国土资源部先后发布了《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和《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特别是在《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和国土资源部制定的《全国地质勘查规划》中,把推动地质资料开发利用列为重要任务之一,要求建立健全地质资料信息共享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开展地质资料专项清理,推进地质资料研究开发与社会服务。提出的工作内容包括:建立健全管理服务机制,完善政策制度体系,制定技术标准;加强馆藏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全国实物地质资料调查清理,建立目录数据库;建立国家和省级实物地质资料库,抢救保护重要实物地质资料;建设岩心图像数据库,加强信息开发和专项服务,最大限度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国家的高度重视,为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提供了动力。面对国家的迫切需求,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需要全面履行职责。一方面承担国家重要实物地质资料收集、保管和提供服务的责任,另一方面承担为上级主管部门提供业务支撑和带动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责任。因此,今后几年是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在已有工作基础上使业务工作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2、我国实物资料管理薄弱,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面临严峻挑战
几年来,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建设虽然取得显著进展,但远不能适应发展需要。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库藏实物地质资料类型单一、数量有限,还有大量重要实物资料亟待抢救;数字化、信息化工作刚刚起步,实物地质资料编研和成果集成工作基本上处于空白,服务产品贫乏,公共服务和对上级支撑能力不足。
产生这些问题主要有二方面原因。第一,内部保障能力不足——实物地质资料保管服务设施不完善,缺少特殊实物库以及实物观察、展示场所;人员结构不合理,缺少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缺少骨干专业技术人员);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的理论基础薄弱,技术方法不完善;对外交流薄弱,社会服务刚刚起步。第二,外部支持能力不足——管理机制不健全,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尚未完全融入地质资料管理体系,实物地质资料中心业务工作尚未真正纳入地质调查工作计划,许多工作亟待安排落实;贯彻《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缺少保障措施,实物地质资料损毁严重,汇交困难;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缺少技术标准;实物地质资料中心缺少经费保障和项目支持,实物地质资料库运行和专项采集等工作十分困难。
克服上述困难,除了加强实物地质资料中心自身建设外,需要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给予更大支持,提升实物地质资料中心业务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三、发展目标与任务
1、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职能
按照《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的职能是:筛选、收集、验收国家级实物地质资料;建立健全馆藏实物地质资料保管、利用制度,整理、保管实物地质资料,向社会提供实物地质资料服务;与些同时,为省(区、市)、工业部门以及企业、地质工作单位实物资料管理提供示范。
2、发展总体目标
通过强化基础设施、丰富馆藏资源、完善服务体系、加强信息化和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完善的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业务体系,全面履行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职责,把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建设成为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的保管服务中心、技术方法研究中心、数据信息中心、交流合作中心和科普教育中心。努力拓展工作领域,实现实物地质资料中心业务全面发展。
3、近期目标任务
在总体发展目标指导下,通过今后5年左右的时间,实物地质资料中心业务工作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1)开展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战略研究,提升为部、局业务支撑能力,促进全国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管理
认真贯彻落实《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简称《办法》),研究《办法》实施的配套文件与技术标准,为部、局加强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提供技术支撑;探索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体制与工作机制,落实分级管理责任,推动实物地质资料统一汇交管理;协助开展全国实物地质资料清理,建设全国目录数据库和数据中心,推动信息共享,发挥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在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业务工作的示范引导作用。
(2)加强实物地质资料筛选采集,丰富馆藏实物类型,使馆藏资源初具规模
在国家实物地质资料库馆藏体系框架指导下,细化收藏计划,按照“代表性、典型性、特殊性”原则,多渠道、多来源扩大实物地质资料收集范围,实施专项采集,使馆藏实物资料涵盖中国主要构造区、地层区、成矿区带,初步建立包括主要矿种和矿床类型、主要建阶地层剖面、不同地质时期代表性古生物化石等构成的库藏实物地质资料体系;在全国实物地质资料清理的基础上,掌握以往地质工作实物地质资料产生与保管情况,选取重要实物地质资料入库保管,丰富国家库馆藏;跟踪重大地质项目进展,及时将符合收藏条件的实物地质资料接收入库。按照每年30000米岩心、3000件标本的入库速度,到2010年馆藏岩心达到90000米、标本达到7000件。
(3)完善馆藏设施,使国家库具备保管各类实物的能力
在已有馆藏设施的基础上,针对发展需要,提出实物库配套设施建设建议,促进建设立项,尽快完善馆藏设施;启动以特殊实物库为主题的二期国家实物馆工程调研工作,初步提出建设建议,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建成能够满足海底软泥、易溶盐类标本等特殊保管条件的实物库,拓展国家库的收藏领域。
(4)开展信息技术研究与引进,提高管理信息化水平,丰富数字化资源
开展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各环节的信息技术应用研究,开发管理系统和业务支撑软件,建设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重要钻孔数据库、钻孔岩心图文图像数据库等专业数据源,提高信息提取和数据处理能力,实现实物地质资料网络查询;开展以岩心扫描为核心的实物资料数字化工作,丰富实物数字化资源,到2010年达到每年扫描岩心20000米的能力,2015年左右基本实现实物资源与数字资源入库同步。
(5)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开展综合编研,提高社会服务水平
充分利用馆藏资源,运用现代方法技术,开展实物地质资料综合研究与成果集成,开发服务产品,拓展实物地质资料利用途径;完善服务利用手段,实现资料信息共享,大幅度提高实物地质资料社会化利用水平和利用效益;配备实物资料观察、岩矿测试等服务利用设备,建设实物资料开放实验室,为专家、学者提供研究的设施与设备,充分发挥馆藏资料的作用。
(6)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地学科普教育基地
收集系列实物和珍稀标本,包括矿物矿石标本、化石标本、宝玉石与奇石标本及重要岩心等,构成系统的教学与科普资源;建设展馆与展示区,运用先进技术手段和多种展览展示形式,系统宣传地学成果,传播地学知识;与地质大专院校合作,建设学生实习基地。
四、总体部署
根据目标任务,按照总体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拟部署下列5个方面21个项目。
1、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与战略研究
通过该方面工作,完善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政策与技术方法,推进实物资料清理汇交,建立全国钻孔与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和管理服务系统,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推动全国物地质资料管理与信息共享。
(1)中央财政资金项目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管理
按照《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规定,开展中央财政地质工作专项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工作。主要内容:跟踪专项规划部署,调查进展状况,根据轻重缓急做出汇交管理工作部署规划;结合实地调研,按《办法》规定的程序,筛选符合国家级馆藏机构收藏的典型性、代表性实物地质资料;现场接收、整理、运输汇交的实物地质资料,进行保管、服务、利用等工作。计划每年收集岩矿心1~2万米、各类标本几千件。
(2)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战略与技术方法研究
第一,配合《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的发布实施,制定配套文件与实施细则,组织试点和宣传培训,推进统一汇交管理;第二,广泛调研国内外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现状与发展需求,探索管理体制与工作机制,进一步落实分级管理责任与保障措施;第三,研究实物地质资料筛选、汇交、验收、保管、利用工作方法及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完善工作制度与技术标准,促进实物地质资料管理规范化、科学化。
(3)全国实物地质资料清理及目录数据库建设
全面清理全国实物地质资料,掌握实物地质资料数据,建立和完善实物地质资料分级保管目录,为规划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健全管理系统与管理体制,提供科学依据。开发建设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推进实物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与信息共享。
根据部实物地质资料清理工作部署安排,在局支持下,2008~2009年开展实物地质资料摸底调查与清理研究试点,制定清理总体工作方案与工作指南。在此基础上,2009~2010年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全面开展清理工作,承担制定清理技术规程、宣传培训、汇总资料和分析研究,建立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帮助局系统直属单位完成实物地质资料清理任务。
(4)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系统
配合即将开始的全国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工作,研究开发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管信息在线提交/接收共享管理系统,并通过信息积累,逐步实现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的网络管理与服务,提高汇交管理工作效率。在技术上,采用数据库与B(浏览器)/S(服务器)相结合的结构,通过数据库保存实物地质资料提交信息,通过网络(Internet)实现数据信息的传送。
(5)全国重要钻孔数据库建设研究
以实物地质资料清理与汇交管理为契机,开展重要钻孔数据库开发建设前期研究。主要工作内容调研全国钻孔种类、数量、分布等情况,研究数据库总体框架、规模、结构、技术标准,提出建设方案与技术要求。
2、馆藏实物地质资料体系建设与专项采集
分层次开展实物地质资料采集工作:加大正在进行的地质大调查和危机矿山实物地质资料采集与成果集成;拓展采集范围,开展青藏高原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以及“金钉子”和建阶界限层型剖面标本等专项采集与研究;开展境外矿产勘查等实物地质资料调研,为实施采集奠定基础。
(1)全国著名矿山实物地质资料专项采集
根据已制定的矿床实物地质资料采集规划和工作方法,按矿种、矿床类型系列(如铜矿系列、铅锌矿系列等),系统采集全国著名矿山实物地质资料,形成典型矿床系列实物地质资料体系。计划每年落实12~15处采集目标,采集岩矿心2万米,同时完成整理、建档等工作。用5年左右时间,结合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项目实物地质资料采集,初步形成代表我国各成矿区带、主要矿种、主要成因类型的实物资料系列,构成国家库实物地质资料体系的骨干主体组成部分。
(2)青藏高原地质矿产调查与评价专项实物地质资料管理
跟踪青藏高原地质矿产调查与评价项目进展,全面掌握实物地质资料类型、数量,协助管理部门制定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制度;收集(接收)、整理重要实物地质资料,建立以岩矿心、标本为主体的实物成果档案;开展实物地质资料编研,进行三维展示,全面反映项目重大突破与创新成果。项目随专项工作进展逐步安排。预计将采集40个项目的岩矿心5万米、配套标本1000件。
(3)“金钉子”和建阶层型剖面标本资源库及信息库建设
全面了解“金钉子”剖面和建阶地层剖面研究进展,掌握标本等实物地质资料产生及保存状况,研究实物标本采集与成果展示的技术方法,制定标本采集与资料记录的标准化格式与采集工作计划,建立标本资源库与信息数据库。
首先采集“浙江常山县黄泥塘奥陶系达瑞威尔阶地层剖面”、“浙江长兴县煤山二叠--三叠纪层型剖面”、“湖南湘西花垣县排碧乡中--上寒武统层型剖面”等9个“金钉子”剖面的系列标本,同时跟踪正在研究候选的“金钉子”剖面,及时采集新产生和将要产生的地层和古生物化石标本,然后逐步采集建阶层型剖面标本,形成从前寒武系到第四系的地层标本体系,并建立起以“金钉子”剖面为主体的“实体柱状剖面”和地层标本信息库,反映我国地层发育特征与研究水平。
(4)大调查重要岩心、标本采集与服务体系建设
密切跟踪地质大调查项目实施工作,筛选收集重要实物地质调查资料,建立馆藏实物地质调查资料库,开展实物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的基础建设,建立实物地质调查资料服务体系,为实物地质调查资料的社会化服务奠定基础。
该项工作正在进行之中。下一步主要工作内容:一是追踪大调查项目进展,按年度项目结题进度,从中筛选出重要实物地质资料,实施采集、接收等管理工作;二是配合实物资料催交,清查地质调查实物资料类型、数量、保管情况,在此基础,进行筛选和接收实物资料;三是进行实物资料集成与综合编研。预计每年收集管理岩心5000米,主要涉及区域地质调查和5~6个资源评价项目。
(5)危机矿山实物地质资料成果集成
全面跟踪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勘查项目实施进展,系统收集全国大中型知名矿山的重要实物地质资料,对所收集实物地质资料进行初步研究与成果集成,为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专项汇集实物成果资料,服务于社会。
该项工作正在进行中,已经有较大进展,制定了100个项目实物地质资料采集的计划,已落实了10个项目(知名矿山)采集目标,采集了2个项目(知名矿山)4200米岩矿心、30件配套标本和大标本。今后两年预计收集100个代表性矿床实物资料入国家库,并完成实物成果集成,实现多层次、多形式展览展示,为社会提供服务。
(6)模式化石标本资源调查与保护
全面调查我国模式化石标本管理现状,包括数量及保存情况等,建立模式化石标本信息数据库,对于濒临损毁的模式化石进行抢救性保护与收集。
(7)科学钻探、境外矿产勘查等实物地质资料调研
了解科学钻探、地质科学研究、境外矿产勘查、中央地勘基金专项、全国地勘规划参数井钻探等地质工作的部署与开展情况,掌握实物地质资料形成及保存管理情况,探索汇交途径与工作方法,制定规划与工作部署方案。广泛收集信息,开展调研,建立联系渠道,确定工作原则,开展试采集工作,试验工作方法,总结工作经验,为全面开展实物地质资料采集奠定基础。
3、实物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
根据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服务需要,开展以下4个方面工作:
(1)实物地质资料数字化工程
全面开展实物地质资料数字化工作,优化工作流程,完善数字化工作设备,提高数字化信息质量,开展岩心扫描图文图像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工作,开展标本数字化技术方法研究及标本数字化工作,努力实现入库资料整体数字化,为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主要工作内容:研究岩心图像采集与管理应用技术,建立相关技术标准和工作制度;实现岩心图像自动采集、编辑处理和永久保存;实现岩心图像统计分析和综合管理;实现岩心图像可视化及网络传输功能,为实物地质资料可视化、数字化以及信息共享提供保障;开展馆藏岩心数字化工作,建设馆藏数字信息资源。
(2)数据库与管理系统建设
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实物资料管理全流程的微机化。按照总体部署,逐步研发各类数据库及业务处理软件,重点开发实物地质资料著录系统、目录数据库系统、实物资料信息跟踪与筛选分析管理系统。实现资料信息和管理信息的自动化管理以及管理工作的信息化。
(3)理信息网络与服务网站建设
以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的数据源、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的基础上,搭建以实物地质资料服务信息为数据资源的数据交换、数据更新、数据共享网络系统。包括信息网络建设、数据库建设、数据中心建设、业务管理信息系统、信息服务系统建设等几个方面。
(4)数字化实物地质资料馆与数据中心建设
开展数字化实物地质资料馆建设的研究工作,借鉴成果地质资料数字化阅览室及数字化图书馆、博物馆的成功经验,根据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的要求,结合实物地质资料服务的特点,着手系统总体设计、技术规范标准制订、数字资源准备工作,力争数字化实物地质资料馆成为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5)实物地质资料3D工作站建设
建立实物地质资料地学信息3D化整合流程和信息标准、图形素材表达方案标准和实物地质资料3D素材库与地学模型库,展示实物资料内涵,建立具有仿真虚拟功能的工作站应用平台。
4、精品实物采集与科普教育基地建设
开展精品实物地质资料调研与资源考察,制定用于展览展示的精品实物地质资料采集规划,采集用于展览展示的矿物矿石标本、化石标本、宝玉石与观赏石标本等,构成系统的教学与科普资源;加强调研,形成为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和社会提供地学信息的交流平台;与地质大专院校合作,挖掘教学资源,形成学生实习基地;运用先进技术手段和多种展览展示形式,系统宣传地学成果,传播地学知识,形成青少年地学知识科普基地,满足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群体了解地学知识的需求。
五、保障措施
1、加强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建设,提升业务工作能力
(1)完善实物地质资料保管服务设施——加强实物库和设备维护,保证正常运行;添置扫描等设备,提升数字化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争取规划建设特殊实物库,为收集特殊实物提供保障。
(2)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引进专业人才和吸纳毕业生等途径,调整人员结构,增强专业技术力量;采取培训、学历教育等途径,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与创新能力。
(3)完善管理制度与技术方法——强化业务管理,调整组织机构和人员岗位,协调各部门关系,实现高效运转;制定业务规划和工作计划;完善实物资料筛选、验收、整理、数字化、馆藏、服务等业务工作制度和技术方法,提高业务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4)加强合作交流——及时向上级汇报工作进展与存在的问题,取得上级支持;与相关单位建立广泛业务联系,加强科技情报与成果宣传,交流工作经验,提高技术水平。
2、强化外部保障条件,加大业务支持能力
(1)把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全面纳入地质调查工作体系——根据国家和地质调查需要,全面规划落实实物地质资料中心业务工作,把实物地质资料管理融入地质资料管理服务体系,把实物地质资料中心业务工作纳入地质调查工作计划,并得到落实。
(2)完善法规和技术标准——落实《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的保障措施,实现统一汇交管理,为库藏实物来源提供保障;建立实物资料管理标准体系,为馆藏工作提供技术保障。
(3)加强项目与经费支持——建立稳定的经费渠道,保障实物库正常运行;根据实物资料管理需要,安排项目和经费,落实实物地质资料战略研究与专项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