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第4期(总第37期)

发布时间:2012-5-9

从科技论文统计分析看实物中心科技工作发展态势

刘向东

(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

一、引言

科技论文作为科技工作成果的组成部分,其数量和质量能从另外一个重要角度反映实物中心科技工作的发展态势及其与业内的交流情况。因此,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是衡量一个单位和科技工作者学识水平与业务成绩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考核科技人员能否晋升技术职务的重要依据。另外,科技论文又是发现人才的重要渠道,一篇科技论文的发表,可能使一个原来默默无闻的科技工作者被发现并受到重用,这在科技史上和当今的事例是很多的。

本文试图利用文献计量方法,对实物中心科技人员在2001—2011年间发表的科技论文进行统计与分析,以期从一个侧面客观评价实物中心科技水平与综合实力,同时客观反映中心科技人员的研究成果、业务素质和学术水平,为促进单位科技发展和培养人才提供依据。

二、资料来源与统计方法

1、资料来源

在本文研究中,笔者检索了(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地质文献数据库,找到所需文献资源,并获得论文全文;同时,对于那些在数据库中无法提供全文的文献资料,如会议论文和中心文集等,采取人工逐篇查阅的方法;总之,本文力图尽量全面地收集文献资料,因为只有建立在扎实的基础之上,研究才能深入,结论才有说服力。

2、统计方法

本文主要采取文献计量方法进行实证分析。首先,搜集齐全2001—2011年以来实物中心科研人员发表的科技论文文献资料;然后,在这些文献的基础上,进行量化的分析,从中得到较为科学的统计结果。对个人和机构的统计仅以第一作者及其所在单位为准,重点通过对论文发表总量、年度分布、期刊分布、主题分布、作者情况和合作情况等进行统计与分析。

三、科技论文统计分析

1、论文发表总量

科技论文是科学研究(尤其是基础科学研究)成果的最好体现,可以直接反映作者和所在单位的科研进展和科研水平,因而科技论文的数量通常作为评价科研绩效和科研实力的指标之一。

表1 科技论文年代分布表

年份

论文篇数

占总篇数(%)

2001

4

1.34

2002

30

10.07

2003

31

10.40

2004

10

3.36

2005

6

2.01

2006

47

15.77

2007

37

12.42

2008

22

7.38

2009

7

2.35

2010

38

12.75

2011

66

22.15

总计

298

100.00

从表1可以看出,从2001年起至2011年的11年间,实物中心共发表科技论文298篇,年平均发表论文量27篇。这些论文成果既是中心科技工作的宝贵财富,又是中心未来发展的坚实基础。特别是近两年来中心科技论文产出的数量增长迅速,从2009年的7篇到2011年上升到66篇。出现这种态势,一方面说明近年来中心科技队伍的整体水平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心注重科技工作和人才培养,制订的各项政策和鼓励措施极大地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使得近年来发表论文的数量和核心期刊率迅速上升。

 

 

图1 实物中心2001—2011年科技论文年度统计

从图1可以看出,中心近年来科技论文数量总体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但论文发文量也先后经历了几个阶段,其中出现二次论文数量下降的波动时期, 2004~2005年和2009年科技论文数量明显减少,究其原因是:2004~2005年实物中心成立初期,传统的地质科研项目急剧减少,而实物地质资料项目刚刚起步,导致科技论文来源不足;而2009年科技论文减少的原因是,实物地质资料方面的项目(特别是危机矿山专项)实物资料采集任务繁重,主要科技人员无暇撰写论文。但到了2011年,科技论文数量猛增到66篇,其中核心期刊7篇,显示实物中心科技工作呈跨越式发展的态势,目前正处于高速增长的阶段。

2、论文分类统计

从表2可以看出,298篇科技论文中,期刊论文62篇,占论文总量的20.8%;会议论文73篇,占论文总量的24.5%;中心文集论文162篇,占论文总量的54.4%;学位论文1篇,占论文总量的0.3%。

表2 科技论文分类统计表

年份

期刊论文

会议论文

中心文集论文

学位论文

2001

4

0

0

0

2002

2

7

21

0

2003

4

0

27

0

2004

0

10

0

0

2005

2

4

0

0

2006

6

21

20

0

2007

9

1

27

0

2008

9

12

0

1

2009

6

1

0

0

2010

8

17

13

0

2011

12

0

54

0

总计

62

73

162

1

注:会议论文指被全国地质档案资料学术研讨会等会议收录的论文;中心文集论文指被《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文集》和《实物地质资料管理论文选编》收录的论文。

3、载文期刊统计

62篇期刊论文分布在30种期刊上,其中有34篇分别发表在13种核心期刊上,占期刊论文发文总数的54.8%。从论文的期刊分布来看,居前6位期刊刊登论文28篇,占期刊论文发表总数的45.2%(表3)。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中心在行业内有影响力的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数量极少,说明论文刊载的刊物级别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表3 刊登科技论文最多的6种期刊列表

序号

期刊名称

论文篇数

占期刊论文总篇数(%)

1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8

12.9

2

中国矿业

5

8.1

3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5

8.1

4

地质力学学报

4

6.5

5

地质通报

3

4.8

6

灾害学

3

4.8

总计

 

28

45.2

4、论文主题分布

把实物中心近11年间发表的科技论文按主题(或研究方向)进行统计分析,有助于掌握中心科技力量的分布状况,并有利于各处室或项目组根据自身的科技力量采取切实措施加强科研工作,同时也是各处室或项目组今后项目绩效评估的重要依据之一。

另外,分析论文主题可以深入了解中心当前科研工作的重点,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通过对298篇科技论文的仔细阅读和整理,本文总结了8个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主题,见表4。

表4 论文研究主题分布表

序号

论文主题

主要研究内容

论文数(百分比)

1

实物地质资料

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体系建设、馆藏体系建设和服务体系建设;国内外实物地质资料研究现状与对比;实物地质资料筛选、采集、汇交、整理、保管和服务等。

193(64.8%)

2

水工环

水环境灾害;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公路隧道监控测量和地质灾害预报;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与防治等。

38(12.8%)

3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

矿床地质特征、成因及找矿意义等。

12(4%)

4

区域地质调查

区域构造特征、地层、沉积体系及沉积相研究等。

12(4%)

5

海平面监测

海平面监测系统;海平面变化;海岸带侵蚀及对城市、资源和环境的影响等。

6(2%)

6

地质公园建设

汶川地震博物馆建设;(矿山)地质公园建设等。

5(1.7%)

7

实验测试

低煤阶煤透光率测定;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煤的格—金低温干馏试验;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等。

5(1.7%)

8

深部地震

深部地震测深数据库;深部地震测深资料反演解释的可视化等。

3(1%)

从表4可以看出,298篇科技论文中,有关实物地质资料研究主题的论文193篇,占论文总数的64.8%,这与实物中心的主体业务是一致的。同时,也可以看出各主题的研究存在不平衡性,比如区域地质调查和实验测试,这两个领域也属于实物中心的业务范围,但是这两个主题的科技论文比较少。

5、论文合作情况

篇均论文的作者人数(论文合作度)是指完成一篇论文所需要的作者人数,这一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协作的趋势,合作度越高则合作越紧密。统计结果显示,中心298篇科技论文中由独立作者完成的论文68篇,合作完成的论文230篇,占论文总篇数的77.2%。这些数据体现了现代科学研究的重要特征,说明在当前的情况下,由1人能够独立完成的科研项目逐渐减少,提示作者要完成高水平的科技论文和科研成果必须重视合作,这种合作不仅是个人之间的合作,更重要的是处室、单位和学科间的合作。

四、存在问题与不足

通过以上统计和分析,可以看出2001—2011年实物中心科技论文走势令人鼓舞,从数量上看,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尤其是到2009年以后,更是呈现出加速增长的趋势,2011年科技论文数量首次突破60篇,这与中心领导班子提出的跨越式发展,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馆藏管理机构的战略目标是一致的。从论文质量上看,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2011年核心期刊论文达到7篇。

欣喜之余, 我们再冷静地分析一下实物中心2001—2011年全部298篇科技论文,就可以发现其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二个方面:

(1)从文献类型分布情况看,会议论文和中心文集论文占据绝大多数,二者共计235篇,占论文总篇数的78.9%。期刊论文的发文量还偏少,年平均发表期刊论文不足6篇。

(2)据统计,2001—2011年间实物中心在30余种期刊上发表了科技论文,但在《SCI》、《ISR》、《ISTP》和《EI》4种国外检索工具所收录的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太少,几乎是空白。

五、对策建议

以上从不同视角对实物中心11年来发表的科技论文进行了统计与分析,从中心目前的科技状况和发展态势看,要达到“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馆藏机构这一战略目标还有许多方面需要加强,中心的科技论文也大有潜力可挖。

(1)重视和加强基础研究,不断提高中心学术水平是提高发表科技论文数量和质量的根本所在。建议中心在注重论文数量增长的同时,更应该注重论文内在质量的提高,应立足长远,加大对科技论文尤其是SCI等4种国外检索工具收录论文的奖励力度,鼓励科研人员将他们的科研成果向国内、国际影响较大、影响因子较高的期刊投稿,尤其应该加大对有重大影响的原创科研成果的奖励力度;建议中心多开展一些诸如科技论文写作、投稿须知等系列讲座和培训活动,使广大职工尤其是青年专业技术人员对科技论文写作、发表有更为广泛和深入的了解,以提高中心科技论文的命中率。

(2)重视中心整体科研水平的提高。实物中心现有一批中、青年业务骨干,他们基础理论扎实,了解本学科发展的前沿水平,是今后中心发展和发表科技论文的主干力量。建议中心设立青年专项课题,鼓励青年科技人员积极参与研究,在科研实践中得到锻炼,为申报高层级课题创造条件,从而使中心的科研实力尽快提高。

(3)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通过学术交流,除了提高中心声誉和知名度外,不断拓展业务人员视野,掌握专业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向,提高科技能力和论文水平。中心和各项目组都应把开展学术交流摆在重要位置,给予经费支持。近两年,中心开展学术交流的次数明显增多,这是良好的开端,希望今后能保持这种态势。

(4)注重科技论文发表的投向,有利于提高国际检索工具的收录率。国内比较有影响又与实物地质资料有关的刊物不多,这给中心科技人员发表论文造成一定的困难,但是随着中心知名度的提高,这些困难会逐渐解决。今后希望论文作者在投稿时多考虑向行业内有影响的刊物投稿,扩大中心影响力。

(5)继续办好内部刊物《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动态与研究》以及《中心文集》。虽然这两个刊物难以与知名期刊相比,但它们不仅对促进实物中心对外学术交流,扩大中心影响具有重要作用,而且是实物中心科技人员总结科技工作成果,锻炼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平台。办好这二个刊物,是提高科技人员科技水平的基础。

(6)加强科技论文的登记管理工作。主管部门建立论文登记制度,管理好中心科技人员每年在国内外发表的科技论文,做好统计分析工作。广大论文作者应积极予以配合。

六、结语

本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地质文献数据库,这些数据库已成为地质行业使用范围最广的权威性文献数据库,所以研究数据应该是准确的。这些数据能够客观反映实物中心近10余年的科技论文发表情况,可为改进中心科研工作提供参考依据。科技论文属于知识产品,论文数量之多少,质量之高低以及在国内外的影响程度,从一个方面能反映一个单位的科研实力、队伍建设和学术研究状况,这是一组每年都在不断变化的动态指标。因此,跟踪分析实物中心科技论文撰写动态,对分析了解中心科研状况、培养和管理人才,进一步提高中心科研水平,推动中心科研发展都具有现实意义。

 

 

简讯1

汪民副部长出席实物地质资料中心科普基地揭牌仪式

4月18日上午,实物地质资料中心隆重举行了国土资源科普基地揭牌仪式,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汪民出席仪式并揭牌。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王研、国土资源科普基地管理办公室主任贾跃明,部和局有关司局、部室及直属单位的领导、中华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中国地质大学等5所高校领导和周边部分高校的师生共270多人参加了揭牌仪式。

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书记邓志奇主持揭牌仪式,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孙宝亮做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研作了重要讲话。汪民副部长和王研副局长等有关领导共同为科普基地揭牌。

孙宝亮副司长在致辞中希望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国土资源科普基地,深挖科普资源,设计科普产品,组织开展更多内容精彩、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把实物地质资料中心科普基地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影响,为推进我国地学科普事业、推动地学文化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王研副局长在讲话中要求,实物地质资料中心要按照国土资源科普基地的管理要求,加快建设,完善相关制度,挖掘科普产品,大力宣传地质调查工作,为提升中国地质调查局知名度,建设世界一流地调局做出更大的贡献。

揭牌仪式结束后,汪民副部长一行参观了大型地质标本园、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地球资源展厅及地学科普长廊。对我中心的科普基础设施、丰富的科普资源和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

 

揭牌仪式现场

    (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   曹德婕供稿)

简讯2

汪民副部长到实物地质资料中心视察工作

4月18日,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汪民到实物中心视察工作,与实物地质资料中心领导班子进行亲切座谈。

座谈会上,实物地质资料中心主任张新兴向汪民副部长和部有关司局领导详细汇报近年来中心业务工作取得的成绩、存在的不足以及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思路和主要任务。汪民副部长对中心近年来发生的变化感到十分惊喜,对中心工作取得的成效给予肯定,对实物地质资料中心下一步工作提出三点要求:

一是进一步提高对实物地质资料公益服务重大意义的认识。提供好实物地质资料服务是一种革命性的变化,对找矿突破有重要意义。要用很形象的语言,表述清楚实物地质资料服务工作作为公益服务,对地质工作和社会经济建设方方面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二是明确实物地质资料工作思路。概括为明确三个基本要求,抓好三大关键环节。三个基本要求:一是要搞清楚实物地质资料分布情况;二是要明确实物地质资料保管要求,明确国家级、省级及各作业单位的实物资料保存要求;三是要明确各级的服务要求。三大关键环节:一是公开全国的实物地质资料目录;二是对保存实物资料的单位,要允许其合理收取对外服务费用,放开实物地质资料对社会的服务,才能促进技术劳务服务机构的发展,才能实现实物地质资料的产业化;三是要建立地质资料服务监督投诉机制,要以公益服务为龙头,推动和带动实物资料服务工作,要强化公益服务,以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作为单位的考核标准。

三是要加强技术能力建设。通过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强有力的推动全国实物地质资料服务,促进地质资料整体性社会化服务。要做好基本建设,提高研究能力,合理调整人才结构,建立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机制。要继续开展地质填图工作,培养地质人才。要开展国际对比研究。部相关司局要继续支持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工作,共同努力把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服务工作做好。

 

(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   曹德婕供稿)

 

 

简讯3

西藏南冈底斯克鲁-冲木达一带铜矿岩心收入国家实物地质资料库

西藏南冈底斯克鲁-冲木达一带铜矿2个典型钻孔(MZK006、NZK001)共计1584.86m岩心收入国家实物地质资料库。南冈底斯克鲁-冲木达一带铜矿(努日矽卡岩型Cu-W-Mo矿床、冲木达矽卡岩Cu矿床、克鲁矽卡岩型Cu-Au矿床)地处冈底斯-念青唐古拉陆块与喜马拉雅陆块的结合部位,位于“冈底斯铜多金属成矿带”东段南缘,经过10年初步勘查该矿床规模已达大型,估算资源量铜120万吨、钼10万吨、钨35万吨,潜在经济价值1000亿元。西藏南冈底斯克鲁-冲木达一带铜矿实物地质资料不仅见证了西藏地区找矿突破,而且可为该地区后续找矿工作提供服务。

(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   张苏江供稿)

 

 

 

 

简讯4

认识金钉子,了解金钥匙’——实物地质资料中心 第43个世界地球日科普宣传周活动精彩纷呈

为纪念第43个世界地球日,让公众更好地了解国土资源国情国策,普及地学知识,引导全社会积极参与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围绕“推进找矿突破,保障科学发展”专题,结合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国土资源科普基地的科普资源特点,突出“认识‘金钉子’,了解‘金钥匙’”的宣传重点,精心组织开展了“4.22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周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来自华北科技学院等四所大学的师生约1500人次参加了活动。

活动期间邀请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部和局有关司局、部室领导、兄弟单位领导、中国地质大学等8家高校和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的领导为中心国土资源科普基地揭牌,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五大主题活动,现场还有专家和志愿者进行讲解。活动周期间精彩纷呈,极大地彰显了实物地质资料科普基地的科普特色:

——室外大型矿产实物标本展示活动。通过展示全国近180个各类典型矿床大型标本,让公众认识和珍惜矿产资源,大大提高了保护地球资源和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的意识。

——室内系列标本展示活动。通过展示典型“金钉子”剖面系列标本、各类古生物化石、各种岩石矿物晶体标本以及生命演化长廊,使公众认识了“金钉子”地质标本,了解了“金钥匙”的地学文化内涵。

——主题科普报告。通过不同主题和内容丰富的科普报告会,讲解了地学基础知识和实物资料中心取得的突出科研成果,提高了公众对地学知识的兴趣,达到普及地学知识和弘扬地学文化的目的。

——科普影像放映活动。通过放映地学科普影像,进一步提升公众对地学知识、国土资源国情、爱护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等的直观感受,使人们更好地感知地球与人类的关系,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主题条幅签名留言活动。通过多项现场互动环节,向公众发放科普宣传品,征集活动意见,为公众表达对保护地球的信心及美好愿望提供平台。

                                 

   
   
   
   

                  (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   曹德婕供稿)

141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