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第10期(总第73期)

发布时间:2015-12-23

                                         实物中心2015年着力推进重点工作和重中之重工作的成效

颜世强

(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

摘要:本文详细分析了实物中心和重点工作重中之重工作的基本要求、内涵与工作重点,结合2015年工作实际对各项工作成效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实物地质资料   管理与服务体系 钻孔与样品分析数据库 科普基地 专业服务

1 2015年度实物中心重中之重和重点工作内容

1.1工作内容

实物中心承担的重中之重工作是构建全国地质钻孔和岩心资料管理和服务体系(以下简称体系),重点工作有三项:一是加快建设地质钻孔和样品分析数据库(以下简称钻孔和样品分析数据库);二是扩大服务,增强在地质行业的影响力(以下简称专业服务);三是建设地学科普基地(以下简称科普工作)。重中之重与重点工作有着丰富的内涵,把握其实质并落实需要理清其间的关系。

首先,“两重”工作非同一层级,体系统领全局,宏观上看包括重点工作甚至中心全部工作,只有从微观上将“两重”定位到具体工作才能分开。这也是本文下面分析的基础。

第二,体系重在体制机制,注重的是将中心各处室凝聚到一起推进相关业务工作,而三个重点工作是其具体化,也就是通常说的“以一带三”。

第三,建成了体系,三个重点工作自然能够完成而且完成得相当好,体系是在三个重点工作推进过程中逐步完善的,不可能一步到位。

第四,除了实物工作量外,三个重点工作的主体内容之一就是通过制度、机制、标准的设计,技术的研发与推广、业务的交流与培训推进体系建设。也就是重点工作的推进同时促进了体系建设,“两重”相互促进,互相包容,共同发展。

1.2基本要求

1.2.1普遍性要求

2015年度实物中心重中之重和重点工作的普遍性要求主要有6项,一是讲政治,守规矩。就是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二是分解落实目标责任。主要是制定实施方案,加强督导检查和问责。三是确保审计不出现大问题。主要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防范风险。四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重点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三严三实”。五是下大力气加强能力建设。牢固树立科技是核心,人才是关键的理念,制定“十三五”服务规划、成果规划、科技规划、人才规划,建立机制,出成果、出人才,落实局“两个指导意见”。六是增强地调局的凝聚力。加强合作共享,打破专业分割和部门分割。

1.2.2对支撑服务机构的总体要求

2015年度实物中心重中之重和重点工作对支撑服务机构的总体要求主要是支撑地质调查成果管理、支撑地质调查成果应用服务和支撑地学科普宣传,精心组织实施4个工程和17个项目。这些都与实物中心紧密相关。

2 “两重工作的初步理解和工作重点

2.1关于体系建设

2.1.1体系的内涵

体系是指全国范围内,由与地质钻孔和岩心资料有关的组织机构、制度标准、收管用业务工作等构成的有机整体。理解体系要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对象。地质钻孔和岩心资料的收管用业务工作是其研究对象。其目标是实现地质钻孔和岩心资料的有效汇聚、科学保管及高效服务。其具体内容可以用“收、管、用”表达,也可以用“分级管理、分类筛选、分散就近保管、共享服务”来表述。地质钻孔的汇聚涵盖地勘单位,与岩心资料汇交人相同,因此,可以同步表述。

(2)组织机构。从行政管理上看,组织机构由国土资源部、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成,将来会延伸到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从馆藏机构来看,由实物资料中心、31个省地质资料馆藏机构、35家地质资料委托保管机构组成,将来会延伸到地调局六大区资料馆、相关行业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及地勘单位。

从各组织机构之间关系上看,行政管理机构是条条管理,依法行政,下级服从上级,职责出政策出标准,加强监督检查;从馆藏机构上看,实物资料中心是核心节点,31个省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及35家地质资料委托保管机构为骨干节点,相关行业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及地勘单位为外围联系节点,其间紧密协作,共同推进工作,共同提升能力。

2.1.2体系建设的重点

体系建设的重点是“怎么组织、凝聚大家”,实物中心应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1)绘就美好愿景,凝聚大家的思想。主要工作是全国地质钻孔和岩心资料工作的顶层设计、发展规划等,实物中心应该牵头完成,带动全国共同推进。

(2)牵头研究相关政策,引领全国一盘棋开展工作。包括《地质资料管理条例》修订、《加强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的通知》、地质钻孔汇聚(日常更新)政策等研究,将来重点向服务政策研究转变。

(3)牵头制定标准规范,促进全国规范化开展工作。研究制定标准体系框架,推进采集、库藏管理、资料数字化、目录数据库、地质钻孔汇聚等标准规范研究制订,并开展试用。关于纯粹地质钻孔数据管理与组织的标准纳入到钻孔与样品分析数据库建设中。

(4)研制关键技术,以工程建设的思路开展推广试用,解决全国性问题。主要有实物信息化、实物服务集群、实物无损分析、实物服务数据的实时远程传输、远程会商等技术;

(5)打造全国统一多级联动同步推进的地质资料汇交格局。依托全国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推进资源汇聚,分级管理、分散就近保管,推进钻孔数据的汇交入库。

(6)打造全国统一的多馆多节点同步的网络服务格局。研建实物地质资料集群服务系统,发布目录数据和实物地质资料数据信息实现全国资源的同步服务。将来要实现所有地质钻孔与岩心资料的一体化服务。

(7)建设系列交流平台,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提升。全国实物年报和年鉴、信息报送、实物地质资料动态与参考、馆际联合工作、服务案例推介、馆长会、业务工作交流培训等,争取建立全国地质资料协会,以加强联系。

(8)部局交办的与全国有关的调研、检查、评比等事项。

2.1.3完成与否的检验标准

主要有三件事,一是全国多少省建立了机构、建成了库房,加入体系;二是全国资料收管用工作是否有序推进,完成了工作任务,水平得到提升;三是实物中心的位置是否得到肯定,大家有无认同感。

2.2关于钻孔和样品分析数据库建设

2.2.1内涵

全国重要钻孔与样品分析数据库是存储在一起的从全国各地质构造单元、重要经济区内各类重要钻孔和样品分析所取得的,地质、地层、地化、地物、年代、生物、矿产、水文、样品分析等直接与间接数据信息及实现相关信息采集、入库、管理、查询检索、产品开发等功能的软件与硬件的有序集合。理解这个概念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数据源。指全国所有的各类重要钻孔和样品分析工作,之所以加各地质构造单元、重要经济区,主要是体现地质的全覆盖,体现其服务领域或范围。

(2)数据类型。指地质、地层、地化、矿产、地物等多种数据信息。

(3)数据格式。有PDF、TIFF等图像格式,有DOC等文字格式,还有GIS等空间属性格式,既包括“三图一表”等非结构化数据,还包括对“三图一表”进行信息提取(属性化)形成的结构化数据,两者相互印证、相互关联。

(4)数据管理。通过大型数据库进行统一管理和组织。

(5)管理系统。能够实现数据全流程的统一管理。

(6)软硬件系统。是指服务器、商务软件、网络系统等配套设施。

(7)样品分析数据与钻孔数据的关系。样品分析数据多种多样,钻孔岩心样品分析数据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将来还应该将其他实物样品分析结果纳入,即同一平台多类数据的一体化管理与服务。

2.2.2工作重点

重点是各类数据的有效汇聚、入库、产品开发与发布服务。特别要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技术上支撑好,数据汇聚上及时指导及时入库,服务上主动调动其他单位的积极性。汇聚方式上与体系建设同步推进。

2.2.3完成与否的标准

主要有五条,一是数据量是否增加并实现日常更新;二是数据是否及时提供服务;三是服务产品是否丰富并满足需求;四是技术研究是否先进并保证数据安全和及时服务;五是标准与方法是否科学,能够组织各省完成工作。

2.3关于专业服务工作

2.3.1内涵

专业服务是指为地质行业工作人员提供实物地质资料信息的过程。扩大专业服务是指以矿山企业、地质科研单位、政府等用户的专业需求为导向,以综合采集、加工、处理各类实物地质资料信息为手段,不断丰富服务内容、拓展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效率,为地质行业提供高效服务,提升社会知名度和满意度的过程。把握专业服务内涵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为什么叫专业服务。主要是考虑“两重”工作的结构划分,一方面将其与科普基地建设(我们定义为科普服务)分开;另一方面主要是为了加重实物资料专业服务的分量,与为各省馆等体系参与者的服务分开。也就是将此类服务狭义地圈定在为专业用户提供实物服务的范围内。

(2)服务对象。主要有矿山企业、地质科研单位、政府等专业人员。理念上重在扩大,一方面扩大类别,另一方面扩大人员,变以地质学生、科研用户为主,向全行业服务转变。

(3)服务方式。变传统借阅服务为主为网络信息服务为主;变在家等用户服务为主动上门服务;变服务较慢为零时差服务;变服务手段单一为多样服务(QQ、EMAIL、电话、微信等)。理念上重在拓展,不断丰富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效率。

(4)服务产品。要主动开发推介类、提取类、综合类、研究类等服务产品。理念上重在丰富,要不断开展需求调研,开发针对性的服务产品。

2.3.2工作重点

(1)不断丰富服务产品。包括资源及时汇聚,丰富馆藏,并及时对外提供服务;开发专题服务产品,建设系列数据库。

(2)不断增加服务对象。主要是开展需求调研与服务对接,主动服务,满足多方需求。

(3)不断拓展服务方式。一是开展电子阅览室建设,提升服务效率;二是不断开拓新的服务方式,如QQ、手机、微信等;三是开展实物无损分析研究,推进实物数据快速获取;四是研究建立专家实验室,提升科研支撑能力;五是开展教学服务工作,打造教学支撑基地;六是做好到馆观察、取样等服务;七是通过网络及时发布服务产品;八是推出定制服务,建立“前店后厂”模式,推介馆藏资源。

2.3.3完成与否的标准

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服务人次是否增加;二是服务对象是否扩大;三是服务内容是否丰富;四是服务方式是否拓展;五是服务满意度是否提升。

2.4关于科普工作

2.4.1内涵

实物地学科普基地是指向社会大众科学展览展示岩心、标本、化石、光薄片、副样等实物地质资料,推进地质调查重大成果、地球系统科学、资源与环境关系等地学知识教育、传播与普及的机构、设施的统称。

建设理念上看,科普工作要以社会公众的需求为导向,建立完善集趣味性、科学性、互动性于一体的室内外实物地质资料展览展示场所,开发通俗易懂的科普产品,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用大众的语言讲好地质调查故事,提升社会影响力。

2.4.2工作重点

(1)不断更新完善展览展示场地与设施。开展实物地质资料配套楼新展厅布展,提升其趣味性、科学性、互动性,建设三维影院。

(2)不断丰富科普产品。加大科普产品开发力度,用科普读物、科普简介、科普电影、科普网站、科普动画、科普展品、科普互动设施等等形式,用大众语言讲好地质调查故事,宣传地质成果,宣扬地调精神。

(3)举办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以4=22、6=25、科普周等契机,开展进社区、进校园、科普大篷车等活动。邀请专家来单位讲科普知识,提升大众兴趣。

(4)联合举办展览展示。支撑矿业大会、PDAC会等国际会议展览展示,开展与有关省、大学的合作流动展览,要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不仅走出单位,还要走出国门,提升科普影响力。

2.4.3完成与否的标准

一是在社会大众的认知度;二是在全国科普基地中的位置;三是完成部局重大活动的支撑。

3 2015年取得的主要成果

2015年,按照地调局的总体要求,实物中心认真研究形成实施方案,细化工作内容和目标责任,落实保障经费。将两重工作纳入年终考核,加强督导检查,确保按进度推进。加强调查研究,及时调整工作部署,解决具体问题。切实推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

3.1体系建设成果

(1)参与《地质资料管理条例》修订研究,组织有关单位共同研编《实物中心“十三五”业务发展规划》和《实物中心库藏规划》。

(2)按照“分级管理、分类筛选、分散就近保管、共享服务”的工作思路,对《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的通知》进行了进一步修改,并在贵州、湖南、湖北、吉林、西藏等省区进行了试点和实际应用。该《通知》进一步细化了各级实物地质资料管理部门的职责等,是构建体系的关键。

(3)编制了《实物地质资料库藏管理工作指南》、《实物地质资料数字化工作指南》和《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建设工作指南》,供各省馆使用。正在完善《实物地质资料筛选工作指南》和《实物地质资料整理工作指南》。

(4)通过全国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对全国实物地质资料汇交进行有效的监管,实现联合采集,格局初步形成。今年与各省共同接收回复汇交清单6554份(项目),筛选国家级岩心18000 m,省级(4省)岩心10600 m。

(5)正在研发实物集群服务系统,构建了实物中心、辽宁、浙江的目录数据库,为集群服务打好基础。

(6)加强对各省馆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现状的调研;加强对各省馆业务工作的指导;与安徽、四川、贵州、青海、湖南、湖北、重庆等各省(市)共同就省级实物地质资料库建设、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等关键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培训。

(7)通过编制《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动态与参考》和《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年鉴》,举办了系列培训班和交流会搭建各省业务交流的平台。

通过以上工作,体系建设取得了实效,全国已有21个省(区市)开展实物工作,11个省(区市)建成或者正建设实物库房,安徽省库建成并正式运行,实物中心、浙江、辽宁开展了集群服务试点,全国实物的汇交、服务工作日益理顺。地质钻孔数据实现了31省的全覆盖,汇聚渠道日益畅通。

3.2钻孔和样品分析数据建设成果

(1)建成含70万个钻孔的全国重要地质钻孔图表数据库。

(2)对已入库45万个钻孔资料及时开展社会化服务,通过矿业大会向全球发布40万个钻孔数据。一是完成已入库45万个钻孔的数据服务准备工作,并发布。二是完成40万个钻孔的涉密处理工作并利用钻孔数据库服务平台公开发布。三是针对需求,开发专题服务产品,研究采用不同方式展览展示钻孔数据信息。四是更新完善全国重要地质钻孔数据库管理与服务平台,开发管理与服务平台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努力完成全国2/3以上省(区、市)级资料馆服务平台部署安装工作。五是利用调研和钻孔数据库服务平台等方式对用户类别、用户需求、用户行为、钻孔数据使用分布情况及内容等进行统计分析。

(3)编制新形成地质钻孔资料入库解决方案,建立新形成地质钻孔资料入库更新机制。一是调研、摸清新形成电子类地质钻孔资料的汇交数据内容、数据格式、数据量等。更新地质钻孔数据采集软件系统。二是研究新形成地质钻孔资料入库更新机制,形成全国钻孔数据库常态化更新维护工作方案,力争将钻孔数据库的更新维护列为常态化更新工作。

(4)继续组织开展油气钻井数据库建设研究工作。

(5)组织开展结构化钻孔数据库建设研究工作。

(6)解决遗留问题。对于2011年度组织开展全国地质钻孔基本信息清查工作中18万个信息不全的钻孔(钻孔坐标为地方坐标、钻孔信息缺少),加快开展技术处理方法研究,确定能够补充完整入库的钻孔数量,组织相关省(区、市)开展钻孔信息补充工作。

(7)研究样品分析数据库建设事宜

总体上看,取得了显著成效,数据库入库量达70万个,及时开展了借阅服务;开发了40万个公开的钻孔数据并在矿业大会上面向全球发布。下一步我们的工作要坚持“三个转变”,一是数据汇聚重点变回溯性钻孔库建设为新形成的及时更新入库,且实现油气、海洋等的全覆盖;二是组织形式上变项目联系为体系构建,依托监管平台与实物资料业务指导职能,引领数据更新入库,仅开展必要的少量的试点;三是系统研发上,注重服务、数据、功能的全面一体化,研发单位适当集中,服务功能明显加强,重点是会商系统建设,以支撑全国体系建设与数据及时更新。

3.3专业服务工作成绩

服务产品日益丰富。一是新增钻孔岩心3万余米,标本1000余件,新增5万米重要钻孔岩心图像,丰富了服务资源。二是总结实物地质资料二次开发利用典型案例,编制了《全国实物地质资料服务利用案例汇编》。另外,地质钻孔服务也应纳入,但考虑重复不再计算。

服务范围不断扩大。一是新增工程建设服务对象,为铁路一勘院提供服务。二是新增加973项目等科研服务对象。三是新国际合作服务对象,先后为商务部多期地矿官员培训班提供服务。四是新增“松科2井”等国家重大地质科研项目服务对象。五是新增加油气服务对象,为油气调查和页岩气勘查提供服务。

服务方式得到拓展。一是研建电子阅览室系统,为提供便捷服务奠定基础。二是开展了QQ、手机等服务工作。三是开展了订制服务,为特殊需求用户提供专门加工。

总体上看,取得明显的服务效果。截至10月份,本年共接待到馆专业人员2027人次,包括科研人员、境外矿产培训班学员等,利用岩心18701.6 m(2014年利用岩心1275 m),利用标本100块,取样3453件。中国实物地质资料信息网服务量达7万人次。满意度达100%。

3.4科普工作成果

编制了《地调局实物资料中心科普规划方案》(初稿),编写完成《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展览大纲》,进一步明确了加强科普基地建设的思路和重点工作。

支撑部、局开展了实物地质资料固定和流动展览展示。

基本完成馆藏“十大精品”资料的汇编,完成了首部科普活动宣传片录制,丰富了科普产品。

坚持“用大众语言讲好地质调查故事”的原则,开展了世界地球日科普活动、院士讲课、科普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累计科普服务受众4000余人次。

总体上看,科普工作效果明显。一是被中国科协正式命名为“2015-2019年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二是展了国内科普基地业务交流。三是在国土资源领域和地质行业的认知度显著提升,有许多单位和个人慕名到实物中心来参观学习,实物中心还被广大网友评为燕郊名片。

14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