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物地质资料中心汇交监管平台运行现状分析
陈佳① 李建波① 王旭②
(① 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 ② 河北省地矿局探矿技术研究院)
一、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简介
自2002年《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9号)、2003年《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16号)、2008年《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国土资发[2008]8号)发布实施以来,实物地质资料的汇交、保管和服务取得明显成效。为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成果、实物、原始地质资料的实时、在线的一体化汇交监管,全面、及时掌握地质工作项目进展和矿业权设置情况,国土资源部决定在全国部、省两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及其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布署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2011年6月16日,国土资源部下发了《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78号文),对部、省任务分工、进度安排及整个监管流程涉及到的文书进行统一规定。按照该通知要求,监管平台于2012年3月正式在全国范围内部置实施。
根据部78号文的要求,监管平台的建设目标是:在部和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及其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建立统一的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对成果、实物、原始地质资料的汇交实行全程监管,实现汇交人依法汇交地质资料。
监管平台的监管范围:①依法取得的探矿权、采矿权形成的地质资料。②中央和地方财政出资开展地质工作形成的地质资料。③《地质资料管理条例》规定应汇交的其他地质资料。
通过监管平台实现成果、实物、原始地质资料汇交的一体化管理,只有成果、实物、原始地质资料都依法汇交后,才能颁发汇交凭证。与以往只要汇交成果地质资料即可获得地质资料汇交凭证不同,监管平台实施后,真正实现了实物地质资料与成果、原始地质资料的一体化汇交监管,也相当于将实物地质资料的汇交监管间接纳入到矿业权管理之中,不依法汇交实物地质资料的汇交人,将无法办理矿业权手续,无法申请项目评奖。因此,该监管平台的实施大大提高了监管力度与水平。
二、实物中心工作任务及布署
1、实物中心工作任务
“通知”明确指出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的三大任务:①负责接收汇交人向部报送的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清单(以下简称目录清单)、移交清单和汇交承诺书,向汇交人印发《实物地质资料汇交通知书》和出具收到汇交人提交各类清单的回执,并通过监管平台将有关信息告知部和全国地质资料馆;②负责筛选、验收汇交人向部汇交的实物地质资料,并通过监管平台将汇交结果告知部和全国地质资料馆;③负责协助全国地质资料馆做好监管平台的技术服务工作,并承办部和地调局安排的其他相关工作。
2、实物中心工作部署
针对工作任务,实物中心积极应对,克服各种困难,为监管平台的运行提供了人员、设备、经费的保障。设备方面,配置了专门的计算机、打印机、传真机、扫描仪等设备,确保监管平台的正常运行。人员方面,专门成立了监管平台操作小组和目录清单筛选小组。其中操作小组负责目录清单的接收、汇交文书的处理以及监管平台的操作。目录清单筛选小组负责筛选报送上来的目录清单。
三、实物中心监管平台工作流程
1、目录清单报送与接收
汇交人通过多种渠道向实物中心报送目录清单,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汇交人的报批时间,专门开通了监管平台QQ群,汇交人可直接通过网络将已签章的目录清单扫描件发送至实物中心。
2、目录清单筛选
筛选小组根据筛选规则确定目录清单上的项目或矿权是否需要向部汇交实物地质资料。对于需要汇交的,由筛选人员在目录清单上签署“汇交”及本人姓名、日期;无需汇交的,在目录清单上盖刻有“回执”字样的方章并标注处理日期。
3、汇交文书的下发
筛选完成后,标注有筛选结果的目录清单返回至监管平台进行处理。分两步进行操作,第一步做纸质的实物地质资料汇交通知书或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清单回执,打印盖章后邮寄汇交人并抄送汇交人所在的省资料馆;第二步在监管平台找到与该目录清单相对应的项目或矿权,点击“回执”或“汇交”按键,在监管平台中记录下处理结果。
4、实物资料的验收
对于下达了“回执”的项目,视为汇交人已履行实物地质资料汇交责任。对于下达了“汇交通知书”的项目,实物中心派采集人员尽快到实物的保管地点验收、接收实物地质资料。验收合格后,将信息反馈操作组人员,由操作组人员向汇交人下达“实物地质资料验收合格单”,并在监管平台中点击“验收合格”,将验收合格信息录入系统。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及省资料馆在监管平台内可实时得到实物中心录入的处理信息。
5、其它情况处理
对于急需地质资料汇交凭证或因不可抗力无法按时向部汇交实物资料的,由汇交人向部提交“实物地质资料汇交承诺书”。对于提交了“承诺书”的汇交人,视同其已完成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程序,由操作人员向汇交人回复“实物地质资料汇交承诺书回执”,并将验收合格信息录入监管平台。
四、实物中心监管平台运行现状
到2013年5月31日,全国31个省、区、市都已向实物中心报送目录清单,实物中心通过监管平台共处理目录清单4785份,其中发实物地质资料汇交通知书27份,选中比例约为0.5%,发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清单回执4758份,收到实物地质资料汇交承诺书12份,发实物地质资料汇交承诺书回执12份。
各省、区、市都按照部78号文的要求启动了目录清单报送工作,但由于各省地质工作布署及实物管理人员的配置情况不同等原因,目录清单数量差别极大(图1)。
实物中心每月统计一次目录清单处理情况和监管平台运行情况,2012年分两次向部汇报监管平台运行情况,为部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决策提供了依据,支撑了部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
2013年5月,地调局六大区所地质资料汇交也纳入监管平台,国家地质调查项目承担单位在项目结束后,向实物中心报送目录清单,然后向六大区所报送成果和原始地质资料,成果、实物、原始地质资料通过监管平台确认后,由国土资源部统一配号,向汇交人发放地质资料汇交凭证。
图1 全国各省、区、市报送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清单柱状图
五、监管平台运行中的主要问题
1、目录清单报送时间滞后
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目录清单的报送时间是“野外地质工作结束之后,汇交成果地质资料之前”,这样能够给馆藏机构留下充足的时间进行筛选。实际上,越是成果突出的项目,其目录清单的筛选工作越要谨慎,有的甚至需要实地去调研才能确定其是否需要汇交。但是目前全国范围内报送目录清单的时间大多明显滞后,很多都是汇交成果地质资料之后才向馆藏机构报送目录清单,而且又急于项目报奖或办理其它矿业权手续,急于获取地质资料汇交凭证。如果实物中心坚持按文件规定的15个工作日内处理,可能会耽误汇交人的急需,如果按汇交人的期望加快处理,又可能降低目录清单处理质量,容易造成误选或漏选等情况。
2、地调局六大区所纳入监管平台后存在的问题
2013年5月,地调局六大区所的地质资料汇交也纳入了监管平台,国家地质调查项目承担单位把目录清单报送至实物中心后,目录清单信息由谁录入监管平台,还没有明确,六大区所在监管平台履行什么职责还没有明确。
3、系统本身存在的问题
系统的汇交监管流程已经基本完善,但运行过程中不够稳定,突发故障较为频繁,影响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另外监管平台中统计功能较弱,限制了监管部门利用监管平台对汇交数据进行全面掌握和分析的要求。
六、工作建议
1、实物中心明确和细化任务分工
第一,操作组每人固定负责一个大区或某几个省的目录清单处理及相关文书的处理工作,并定期轮换。第二,细化筛选组的人员分工,可采取两种方式,一是每个组员固定负责某几个矿种的筛选,二是固定负责某大区的目录清单的筛选,并定期轮换。这样不仅可以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序,也可使筛选人员有针对性地、系统地、分步骤地掌握全国各个区域、各种矿种的成矿地质特征,通过不断的积累、成为实物地质资料筛选行业的专家,为实物中心培养更多专业人才,反过来,也会促进实物地质资料筛选工作向高层次推进。
2、加大资金申请力度
实物中心应抓住全国地质工作全面开展,不断产生珍贵的岩心等实物的大好机遇,继续加强项目申请与资金申请力度,尽可能地确保更多的典型、代表和特殊实物能够归档到国家馆妥善保管。
3、采用灵活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
处理好监管平台线上工作与线下工作的协调配合。监管平台中的工作并不都是在系统中完成,如果将在系统中完成的工作统称为“线上工作”,那么,纸质文书类的操作可以统称为“线下工作”。实际上,线上工作更多的意义在于实时地将处理结果录入和信息共享,省馆可以看到国家馆的处理结果,国家馆也可以看到省里的处理结果。而线下工作才是整个监管工作的主体部分。
4、加强沟通,明确责任
虽然2013年六大区所也纳入监管平台,但六大区所在监管平台里尚没有发挥作用,国家地质调查项目到底由谁录入监管平台、由谁来筛选、处理,还没有明确。建议,全国地质资料馆、实物中心、六大区所尽快协商解决这个问题,做好这类项目的汇交监管工作。
5、稳定系统,优化功能
一是要优化系统及数据库,使系统能够长期稳定运行,二是简化系统操作流程,使系统成为一个简单、实用、高效的系统,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量,三是提高系统统计能力,达到能够利用该系统生成统计报表的能力。
简讯1:
实物资料中心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13年6月18日,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学院战略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在燕郊举行。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研出席仪式并作重要讲话。签约仪式由实物中心党委书记许庆丰主持,地大(北京)邓军校长、北大地空学院潘懋院长、实物中心张新兴主任分别致辞,发展研究中心严光生主任到会祝贺。实物中心张新兴主任分别与地大(北京)校长邓军、北大地空学院潘懋院长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多年来,地大(北京)、北大地空学院科学研究硕果累累,为国土资源行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国家地质行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实物中心与地大(北京)、北大地空学院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近年来在地质与管理人才培养、科技项目实施等方面均有密切合作,实物地质资料事业是新兴领域,其发展需要各方力量的支持与帮助。本次实物中心与高校战略合作,旨在地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教学实践及科普教育等方面开展实质性合作,达成优势互补、共赢互惠、共同发展的目标。
发展中心严光生主任到会祝贺,指出本次战略合作签约在国家实物地质资料研究服务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开启了各方深度开展交流与合作的新局面,对合作前景充满信心和期待。
地调局王研副局长在讲话中对本次签署战略协议表示祝贺,充分肯定战略合作签约的重要意义。他指出,在局党组、局相关部室以及局属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实物中心在几届班子齐心协力领导下,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研究服务事业取得阶段性成果。当前在地质工作改革发展的重要历史节点,在地质调查事业面临深刻转变的关键时期,实物中心要认清形势,高度重视落实本次战略合作内容,围绕保障和推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为核心,以建设国际一流实物地质资料馆为目标,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与科技优势,合作培养更多优秀的地质人才、产出更丰富的科研成果,服务支撑找矿突破,切实推动国家实物地质资料体系建设,使签约各方达到合作共赢、共同推动地质事业发展。
出席会议的还有中国地质调查局办公室主任刘延明、总工程师室主任徐勇;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校长王果胜、党办校办主任段翔、科技处处长季荣生、珠宝学院院长何明跃、发展规划处处长承金;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学院党委书记宋振清、副院长张飞舟、院长助理刘建波;实物中心副主任李寅,副总工刘凤民,办公室调研员王军领等。
(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 张晨光 陈阳 供稿)
简讯2:
增进对外交流,扩大国际影响,提升服务能力
——“发展中国家地质矿产管理研修班”学员
到实物中心考察交流
2013年6月20日,由商务部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承办的“2013年发展中国家地质矿产管理研修班”到实物地质资料中心进行了参观访问、考察和学习交流。该研修班成员来自18个国家共19人,主要为政府官员和地质专家。学员们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大标本园、国家实物资料库、地球资源展厅和科普长廊。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蔡纲和实物中心副主任李寅、副总工刘凤民等陪同参观。
座谈会上,实物中心李寅副主任对19位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希望这次参观学习、交流能够促进彼此在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和利用上的信息交流,更好的为部局在与发展中国家开展地质矿产领域深化合作提供业务技术支撑。实物中心副总工刘凤民介绍了国家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体系框架、管理分工、库藏实物资料及发展目标。在交流中,学员们针对实物库建设、库藏实物保存原则、实物地质资料服务利用和收费情况,以及如何从商业性地勘工作中获取实物资料等问题进行了咨询交流。
通过参观和交流讨论,学员们对我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设施和研究进展目前所取得的成绩表示赞叹,希望以后能够更好地在实物资料管理方面加强与实物地质资料中心沟通和合作。此次参观访问使发展中国家对我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现状和保存现状有了较明确的了解,扩大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同时为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加强国际间交流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
为迎接本次研修班的到访,开展了细致的准备工作,资料服务室将大标本园文字说明及时更新,对地球资源展厅、科普长廊的实物展示标牌全部更换为中英文对照形式。
(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 张志伟 张慧军 供稿)
简讯3:
教学实习服务初见成效,学生毕业论文获得“两优一良”
为拓展实物地质资料的教学服务方式,实物资料中心资料服务室今年尝试性的接收了3名华北科技学院地质工程专业大四学生,到教学实习室进行毕业实践并指导提出各自论文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通过四个月的工作学习,我们指导的学生以实物薄片为依据,所撰写的毕业论文成绩获得两个优秀一个优良,综合考评后一名学生夺得了校优秀毕业生。
毕业实践学习的内容主要为实物岩石薄片显微图像采集,既能巩固所学的晶体光学、结晶矿物学、三大岩石学等的基础知识,也增强了使用显微镜基本技能操作的能力,还提高了矿物、岩石、微构造、微体古生物等的综合认识。三个学生的毕业论文题目分别为《唐古拉山雀莫错组地层特点及沉积环境分析》、《若羌县鸭子泉中基性火山岩岩石学与岩石化学特征》和《唐古拉山乡结扎群巴贡组岩性组合及沉积特征》,每个题目都对应有相应实测剖面图和岩石薄片实物资料,共形成显微图像451张,在全面收集相关资料,深入研究地区特色基础上,选择性应用大量显微图像说明矿物、岩石特征成为论文的一大亮点,也是展示实物资料应用的具体体现。
开展国土资源实物资料教学服务活动是当前工作任务,也是实物资料窗口服务方式之一,充分利用库藏实物资料,开展实物地质资料辅助教学工作,可以营造良好的实物资料研究及学习氛围,为扩大实物资料服务领域发挥作用。
(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 杜东阳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