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期《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动态与研究》刊发的第一篇文章“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工作进展与发展思考”,作者总结了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成立十年来在实物资料采集与库藏体系建设、数字化与信息化建设、实物资料产品开发与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分析了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指导思想与主要工作任务以及保障措施。认为,国家实物资料馆已完成初期阶段任务,开始进入新的全面发展阶段,实现进一步发展,需要转变发展思路,调整工作模式;应该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拓展服务领域,开展广泛合作交流,在进一步提高馆藏管理服务水平的同时,为全国实物资料管理服务发挥更大作用。刊发的第二篇文章“新疆阿舍勒铜锌矿矿床特征及典型实物标本采集”,笔者在新疆阿舍勒铜锌矿区的37个采样点采集了74块岩矿标本,文章介绍了标本采集技术要求,总结了标本类型及其意义。
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工作进展及发展思考
任香爱 张业成
(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
摘要:本文总结了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近十年来取得的主要成果,分析了不足,论述了进一步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工作任务,提出了保障措施。
2012年是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成立后走过的第十个年头。回顾十年来的工作,国家实物馆在实物资料收集、保管、数字化、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长足进展;然而,面对社会需求和国家实物资料馆的发展目标,已有工作只是完成了第一阶段的任务,今后不仅各方面工作需要进一步提高,而且需要适时调整完善发展思路与工作模式。基于此,笔者总结十年来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工作进展和取得的主要成果,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进一步发展思路与措施建议。
一、工作进展与取得的主要成果
1 、实物资料采集与库藏体系建设
截止2012年底,国家实物资料馆收集保管的实物资料总量达到288份。主要包括:418个钻孔的207364米岩心、9005袋岩屑、12902件标本、38696件薄片、157件大型矿石标本,与此同时收集了相关文本资料3189册、电子文件582份、纸质图件1673张、电子图件2134 幅。
库藏实物资料具有突出的代表性、典型性和系统性。具体体现出如下特点:实物资料类型广泛——从产生实物资料的工作类型看,包括区域地质调查、矿产资源勘查、水工环地质勘查以及地质科学研究等主要类型;从矿种类型看,包括煤、油页岩等能源矿产,铁、锰等黑色金属矿,铜、铅锌等有色金属矿,金、银等贵金属,铌、钽等稀有稀土矿,磷、重晶石等非金属矿;从地域分布看,采集实物资料的省(区、市)除港、澳、台外,覆盖了其他28个省(区、市)。从实物资料系统性看,初步形成或正在形成下列系列藏品:
(1) 青藏高原 1:25 万区域地质调查系列实物资料
在地调局组织完成的110幅青藏高原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图幅中,实物资料中心抢救性收集了98个图幅的实物资料,共计1500余条实测地质剖面的6660块标本、4万多件薄片(含部分光片)。这些实物资料系统反映了青藏高原地层、古生物、沉积建造、构造结合带(蛇绿岩、洋壳)、岛弧-岩浆岩、变质岩、矿床矿化等基本地质信息。是地质工作者在极端恶劣工作条件下获取的极其珍贵的实物地质资料,具有极高的利用价值,是区域性重大成果与突破性认识的实物见证。通过标本、薄片等实物资料的再观察、再利用,可多次提取地质信息,提高对青藏高原地质现象的认识程度,深化青藏高原区域性的地质对比研究,有利于进一步解决重大地质疑难问题。
(2) 以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专项实物为主体的典型矿山实物资料系列
在危矿办组织实施的 230 个危矿勘查项目中,筛选收集了 116 个典型矿山的 254 个钻孔 125469.2 米岩心,同时采集了 3811 件系列标本和 174 块大型矿石标本(每个矿山收集 1-3 个代表性钻孔岩矿心,同时专门采集一套系列标本和 1-3 块大型矿石标本)。对这些实物资料进行了整理、建档、扫描,形成了数字化实物成果档案。此外,依托其他项目还采集了45个典型矿山的岩心、标本和光薄片等实物资料。截止2012年,总计采集了161个矿山的代表性实物资料。这些实物资料不仅进一步反映了危矿勘查及其他勘查项目在增加矿产储量以及成矿理论、找矿技术方法等方面的突破性进展,而且代表了我国不同矿种的主要成因类型的基本特征,具有重要的实物档案意义和开发利用价值。
(3)“ 金钉子”剖面实物资料系列
在我国已经确立的10个“金钉子”中,国家实物馆已经采集了5个“金钉子”的实物资料(每个“金钉子”除了采集系列标本外,还采集了整体柱状样);剩余的5个“金钉子”,计划2013年完成实物资料采集,届时将对10个“金钉子”实物资料进行整理汇总和展示,形成系列“金钉子”实物资料。
(4) 地应力测量为主的环境地质实物资料系列
目前国家实物馆已收集了十几个地应力测量以及地面沉降勘查钻孔的岩心,已经初步建立了首都圈地应力测量系列实物资料。
(5) 重点煤矿区实物资料系列
在我国13个煤炭基地的40个重点矿集区采集了标准样和系列样品106件,进行了工业分析、镜质体反射率测定、显微组成测定,建立了典型煤样技术档案。
(6) 科学钻探实物资料系列
目前国家实物资料馆已收集了大陆科钻一井 5118 米 岩心和 9005 袋岩屑;正在落实收集其他科学钻探实物资料,逐步建立我国科学钻探系列实物资料。
综合上述,经过近 10 年努力,国家实物库初步形成了以典型矿山岩心和区调标本薄片为主体,以大陆科钻岩心岩屑以及“金钉子”剖面标本为精品的库藏实物资料体系。
2 、实物资料库藏保管与数字化、信息化建设
对入库实物资料进行了整理、建档、著录、岩心扫描、标本照相等工作,形成了日益丰富的数字化实物资料档案。至 2012 年底,累计完成著录 133 份,完成 238 个钻孔约 120667 米岩心扫描、 1942 件标本照相、 4188 件薄片显微照相。为实物资料信息集成与产品开发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开展了三维图像采集与建模工作,建立了实物资料三维展示系统,建设了中国实物地质资料信息网和实物资料管理业务系统,为提高实物资料馆藏管理水平和社会化服务提供了基础。
3 、实物资料产品开发与服务体系建设
国家实物馆进行了产品开发与社会服务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 1 )产品开发
①完成了《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简介》(中英文版)、《馆藏实物地质资料服务指南》、《馆藏实物地质资料目录》、《馆藏实物地质资料分类目录索引》等公共服务产品;编制了馆藏实物地质资料目录分布图。
②配合地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汇总编制了全国重点成矿区带实物地质资料目录和首批整装勘查区馆藏实物资料目录和分布图,为整装勘查提供实物资料信息支持。另外编制了青藏高原实物地质资料目录。
③开发了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查询系统,建立了可视化平台——触摸屏系统,使到馆用户可以快速便捷的查询馆藏资源和服务方式。
④ 完成了实物成果展厅和科普长廊布展和大标本展示工作——实物成果展厅共展示了 52 个典型矿山的代表性岩心与系列标本;科普长廊展示了 172 块矿物晶体标本、 49 块化石标本、 17 块观赏石;大标本园展示了 81 个矿山的 137 件大型矿石标本。
(2) 产品推介与社会服务
①产品推介 与网上服务
除在中国实物地质资料信息网及时发布实物地质资料服务产品外,还在接待来馆人员以及利用专业会议等,发布馆藏实物地质资料服务指南、国家馆实物地质资料简介、馆藏实物地质资料目录、馆藏实物地质资料目录索引等。
截止到2012年,中国实物地质资料信息网发布实物资料信息67档(以项目为单元),包括198个钻孔的岩心88256.28米;77个钻孔岩心扫描图像,共计26479.58米;标本738块、薄片 786片、光片16件;发布实物地质资料动态新闻222条;提供67块大标本介绍及图像信息。
②接待观察、取样 及参观、考察
接待观察、取样人员约300多人次,主要包括国内从事地质勘查,地质科研单位与专业人员;英国、德国、加拿大等从事科学钻探、科学研究的专家,累计观察岩心约2000多米。
为省(区、市)国土资源厅、资料馆、委托保管单位和大专院校提供参观、考察、交流、咨询服务,累计接待上万人次,涉及约200家单位。
(3)专业教学服务与科普宣传活动
——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华北科技学院、防灾科技学院等合作,建设了地学专业教学实习基地,提供辅助教学和实习服务。
——被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多次举办了丰富多彩的“4.22地球日”科普活动。先后前往北京经济技术职业学院、华北科技学院、防灾科技学院、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等高等院校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
4 、实物资料馆藏管理技术方法与制度体系建设
结合工作实践,研究总结了实物地质资料馆藏管理技术与工作制度。主要包括:实物地质资料筛选方法、实物资料采集工作流程与技术方法、实物资料整理方法、著录技术要求、岩心扫描与图像管理方法;库藏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观察取样制度等。这些方法和制度对于规范实物资料馆藏管理工作,提高服务水平有重要意义。
5 、为实物地质资料主管部门提供技术支撑
( 1 )协助国土资源部制定《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协助落实实物资料汇交与委托保管工作。
第一,协助国土资源部制定了《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明确了实物地质资料管理责任,规定了实物地质资料汇交、保管,利用基本要求。
第二,协助国土资源部开展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建设,并按要求履行了实物地质资料接收工作。截止 2012 年底,共收到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清单 2639 份,发放实物地质资料汇交通知书 16 份,发放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清单回执 2623 份,发放实物地质资料验收合格单 19 份。 2012 年是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按照《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和国土资源部关于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建设的要求,开始正规接收实物资料的第一年,这项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国家实物资料馆的收集方式由单一的采集开始转向接收与专门采集相结合的工作模式,这种变化有利于丰富国家实物馆库藏体系建设;第二,通过 2012 年工作实践,总结了实物资料汇交工作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实物资料汇交监管平台的工作建议,进一步推动全国实物资料汇交。
第三,协助国土资源部检查油气、海洋、放射性等实物地质资料委托保管工作,督促库藏建设、制度建设以及服务利用等工作,进一步推动实物地质资料委托保管工作。
(2)协助国土资源部完成了全国实物地质资料摸底调查和清理试点工作
通过该项工作,基于掌握了全国现存实物资料类型、数量、保管单位、保管现状等基本情况;通过黑龙江、河北二个省的试点清理,总结了清理范围、内容、步骤与技术方法;开发了实物地质资料清理登记软件;编制了全国实物地质资料清理工作方案和技术指南,为组织实施实物地质资料清理提供了基础。
(3)开展了全国地质钻孔基本信息清查和重要地质钻孔数据库平台建设与试点应用工作
初步了解了全国及各省(市、区)钻孔数量、类型等基本信息,研究开发了地质钻孔数据库采集软件,编制了地质钻孔数据库建设工作方案及工作指南,为全国重要地质钻孔数据平台建设提供了基础。
6 、为省级实物地质资料库建设和馆藏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服务
在国家实物资料馆接待的来馆考察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省(区、市)一级不同行业的实物资料管理部门负责人和专业人员。除接待来访外,国家实物馆还走出去举办多期《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培训,就实物库建设标准与经费核算方法、实物资料筛选方法、实物资料库藏技术、岩心扫描与图像处理技术等内容,先后为十几个省(区、市)和有色、冶金、核工业等部门的实物资料管理机构提供了技术资料和业务咨询,推动了全国实物地质资料馆藏管理工作。
综合上述,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国家实物资料馆完成了初建阶段的各项工作——实物库及配套设施基本满足馆藏要求;实物库藏品达到一定规模,初步形成了国家层面的实物资料体系和实物资料信息资源;初步建立了一套实物资料馆藏技术方法;产品开发和社会服务开始起步,不仅为资源勘查、地质科研和专业教学、科普宣传提供了服务,而且对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发挥了支撑和引导作用。所有这些,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而且为国家实物馆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有利基础。
二、存在的不足
虽然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国家实物馆藏品取得显著成果,但不仅远不能满足地质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且与全面履行国家实物资料馆职能,实现建设四个中心(全国实物资料保管中心、服务中心、技术方法中心、合作交流中心)的发展目标仍有很多不足和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下列方面。
1 、馆藏管理工作滞后,实物资料产品开发与社会服务薄弱
国家实物资料馆十年来的主要工作是实物资料采集,而后续的馆藏管理——特别是服务工作比较薄弱。具体表现是:实物资料入库后整理、建档、著录、数字化等工作不能及时到位;实物资料信息提取、信息集成及产品开发刚刚起步,服务产品比较贫乏,特别是缺少有针对性的专题服务产品;服务方式比较传统简单,主要局限于馆内接待来访;服务效果不显著,特别是对地质勘查和科学研究的服务仍显薄弱,馆藏资源尚没得到充分开发利用。
2 、实物资料馆藏管理服务的规范化、科学化有待提高
与成果地质资料相比,实物地质资料馆藏管理有许多新的特点,国家实物资料馆经过近10年努力,虽然在实物资料筛选、采集、库藏、数字化等方面初步建立了一套技术方法与工作制度,但迄今尚没有形成完整的技术方法体系;而且这些方法和制度大多局限于内部使用,有些甚至还停留于工作经验,没有形成严格的规范文件或标准。因此,实物资料馆藏管理工作缺乏严格的规范约束,一些工作甚至比较“粗放”,数字化、信息化水平较低,多数工作局限于传统的技术方法,创新开拓不足。
3 、对全国实物资料管理工作的推动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
目前,全国实物地质管理工作刚刚兴起,不仅实物资料管理政策不够完善,而且馆藏管理工作缺乏成熟的技术方法与工作经验。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实物资料馆作为我国实物资料馆藏管理工作的“先行者”,除了做好本馆管理服务工作外,有责任协助实物地质资料行政主管部门开展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的政策研究,制定《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的配套规范性文件;与此同时,结合工作实践,系统总结实物资料馆藏管理服务工作方法,制定有关标准或技术要求,指导和规范全国实物资料筛选、库藏保管、数字化、实物资料信息集成、服务利用等工作。近十年来,国家实物资料馆在上述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而且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已有工作还不够系统完善,对实物资料行政主管部门和全国实物资料管理服务的技术支撑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进一步发展的指导思想
如前所述,国家实物资料馆经过十年发展,基本完成了 “初级阶段”的各项任务,已经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在这一关键时期,需要站在国家高度调整发展思路和工作模式,按照“二个并重”的方针,组织实施各方面工作。
第一,在实物资料馆藏管理方面,采用库藏体系建设与服务体系建设并重的方针安排实施各项工作,也就是说改变以往以筛选收集为重心的工作模式,着力加强实物资料产品开发与服务利用工作,显著提高服务能力与服务效果,从而建立以实物资料收集为基础,以信息开发为途径,以数字化和信息化为手段,以服务为目的的工作模式。
第二,立足实物资料中心,着眼全国,采用馆藏管理与推动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服务并重的方针统筹推动全国实物资料管理服务工作。这一指导思想的提出基于二方面原因:首先,从某种意义上说,国家实物资料馆是我国实物资料管理服务的代表和象征,要完成这一使命并实现国家实物资料馆的发展目标,除了要切实做好实物资料收集、保管和服务利用外,而且不能受此局限,还必须着眼于全国,开展实物资料管理政策与技术方法研究,提高对实物地质资料主管部门的技术支撑能力和对全国实物地质资料馆藏管理的推动作用。此外,从另一角度看,国家实物资料馆只是我国实物资料管理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自身发展不可能孤立地进行,必须依托全国实物资料管理工作实现同步发展。国家实物资料馆所收藏的实物资料尽管具有重要价值,但只是大量重要实物资料的一部分,因此它所发挥的保管服务功能也是有限的。要使我国实物资料得到有效保管和充分利用,还必须充分发挥委托保管单位、省级实物资料馆和广大地质工作单位的作用,建立完善的全国实物资料管理服务体系,才能实现实物资料管理的目的。因此,必须把国家实物资料馆融入全国实物资料管理系统,一方面国家实物资料馆推动委托保管、省级和地质工作单位的实物资料管理服务工作,另一方面,全国实物资料管理工作促进国家实物资料馆的工作,通过联合互动,实现国家实物资料馆和全国实物资料管理服务工作的持续发展。
四、今后时期主要工作任务
根据上述方针,国家实物资料馆今后时期的工作任务可概括为二个方面:
1 、完善国家实物馆的库藏体系与服务体系
( 1 )库藏体系研究与实物资料筛选收集
近年来,国家实物资料馆结合工作实践,初步开展了库藏体系研究。为了适应发展需要,应该在已有工作基础上,进行深化和细化——所谓深化,就是按照《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统筹各级实物资料管理机构以及保管单位的保管责任,在此基础上确定国家实物资料馆的保管责任;所谓细化,就是依据国家实物资料馆的职责,细化实物资料收集范围、库藏实物类型、比例构成等,在此基础上完善实物资料采集规划与工作计划,指导和规范实物资料筛选收集工作,科学推进国家实物资料库藏体系建设。
该项工作要点是:紧密跟踪地质工作部署和项目进展,完善实物资料筛选标准和筛选方法,建立接收与专项采集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和采集方法,确保采集实物资料系统、完整,相关资料规范齐全;在增加藏品数量的同时,着力收集“精品”和“标志性”藏品,不断提高藏品的“品位”。
今后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依托整装勘查等地质工作项目,重点筛选收集下列实物资料:
——典型矿山代表性钻孔岩心及系列标本和大型矿石标本,完善全国典型矿山实物资料库;
——全部“金钉子”和重要立典剖面的系列标本,建设全国地层实物标本库;
——地应力测量以及地面沉降勘查等环境地质系列实物资料;
——科学钻探与深部探测钻孔岩心、岩屑;
——境外勘查岩矿心及典型标本;
——主要古生物门类及特色生物群古生物化石;
——专业教学系列标本、薄片。
( 2 )实物资料数字化与信息化建设
主要任务是对采集的各类实物资料进行整理、著录、岩心扫描等,建立完整的实物资料档案与数字化实物资料信息,为社会服务提供基础。工作要点是:提高实物资料整理、著录、建档、数字化工作进展,与实物资料采集工作实现同步进展,并研究有关技术方法,不断推进科学化、规范化。
进一步加强实物资料信息化建设。建立并不断完善国家实物资料馆业务管理系统,实现实物资料接收、采集、整理、保管、建档、信息提取、服务全流程业务工作的信息化管理。与此同时,进一步发挥中国实物地质资料信息网的作用,完善功能,提高服务效果。
( 3 )实物资料产品开发与服务体系建设
第一,通过深入调研,掌握实物资料社会需求和国内外工作经验和技术方法,在此基础上,研究实物资料产品构成与服务体系,制定产品开发与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与实施计划。
第二,加强基础服务产品开发与推介,搞好馆内服务。
第三,开展青藏高原区域地质调查、典型矿山以及“金钉子”等实物信息整理与成果集成工作,形成系列实物信息服务产品。
第四,配合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等国家重大地质工作部署,开展实物资料信息集成与编研工作,开展专题服务。
第五,结合地质勘查和地质科研的热点问题,与生产、院校、科研单位结合,开展实物资料编研,开发高层次服务产品。
第六,扩大服务领域,更新服务方式,完善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效果,总结服务方法与工作经验。
2 、全国实物资料管理政策与技术支撑工作
第一,根据《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和《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以及国土资源部有关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文件要求,进一步研究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政策,协助国土资源部制定有关的制度,完善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体系建设,推动各级实物库建设以及实物资料汇交、服务等工作。
第二,在部储量司领导下,协助全国地质资料馆,完善地质资料信息管理工作,以此为基础,结合专门调研,及时掌握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服务工作进展,总结典型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途径,提出推动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建议。
第三,研究实物资料馆藏管理服务技术方法。主要包括:实物资料馆资质条件与评定标准、实物库设计建设标准、实物资料筛选标准、实物资料保管要求、实物资料著录方法、实物资料整理要求、岩心扫描技术方法、实物资料利用规则等,建立并不断完善实物资料馆藏管理技术方法与标准体系,指导和规范全国实物资料馆藏管理工作。
第四,按照国土资源部“五大平台”建设(全国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共享服务平台、电子阅览室、油气委托保管信息系统、全国钻孔数据库)的总体部署,在做好实物地质资料接收和汇交监管工作的同时,做好全国钻孔数据库的研究与试点工作,与此同时,开展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与共享平台建设研究工作,为实现全国实物地质资料共享奠定基础。
五、进一步发展的主要措施
1 、全面总结,分析形势,规划未来,落实任务
如前所述,国家实物资料馆经过10年发展,已完成初期阶段的工作任务,开始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在承前启后的关键之际,首先应对已有工作进行全面回顾,总结成就与经验,分析形势与需求,查找问题,规划未来发展方向,落实工作任务,实现国家实物资料馆的阶段发展目标和长远发展目标。这项工作除了内部人员深入研讨外,应邀请上级管理部门和有关专家站在更高高度和更广阔领域对未来发展进行总体筹划和部署。
2 、与时俱进,适时调整更新发展思路和工作模式
经过10年发展,国家实物资料馆初步形成了一套发展思路和工作模式,有力地推动了国家实物资料馆的业务工作;但已有的发展思路和工作模式不仅还不够完善,而且已不适应进一步发展需要,因此需要面对新的形势和发展需要,适时调整和创新。
3 、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国家实物馆的发展,除了锐意进取的领导班子和与时俱进的发展思路外,人才队伍是推动发展的基础。因此,下大力气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实现国家实物资料馆全面发展的关键。建议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进一步调整队伍结构,不断提高专业人才和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职工比例;通过培训、讲座、学历教育等途径,不断提高各方面、各层次职工的基本素质、专业水平、业务能力。
第二,切实加强青年专业人才培养——通过学习和实践,全面培养和提高青年专业人才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在此基础上,根据每个青年人的岗位、特点和发展潜质,有的放矢地委以重任,尽快地培养造就出一批骨干;对青年人才既要放手让他们勇于承担重任,又要加强思想教育和敬业精神教育,还要充分发挥老同志的传帮带作用,使年轻人才少走弯路,尽快成长。
第三,着力培养业务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创造机会,使高层专业人才参加系统学习和更多的国内外交流机会,扩展知识领域,进一步提高专业水平。另外,有的放矢地培养造就学科带头人,除了使这些人有更多的机会组织重大项目外,还参与管理决策和重要学术活动,宣传他们的成果,扩大影响,争取3-5年,培养3-5位有重大成果和重要影响、对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有重要学术引领作用的学科带头人。
4 、加强交流合作
(1)加强与各级实物资料管理机构及委托保管单位交流合作
近年来,除了国家实物资料馆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外,实物资料委托保管单位和省级及地质工作单位的实物资料管理工作也取得长足进展,而且创造了不少新鲜经验和技术方法,值得借鉴推广。例如:结合实物地质资料清理和委托保管工作,中石化开展了清理试点工作,研究编写了“实物地质资料专项清理技术指南”,开发了“油气地质资料委托保管系统”;中海油建立了油气原始资料和实物资料目录数据库,研究制定了实物地质资料著录标准和实物资料服务利用收费标准;辽宁省研究开发了“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信息服务系统”,形成全省实物资料一本帐,并实现了实物资料目录清单报送、筛选验收、移交、库藏、掩埋全流程的信息化管理和实物资料信息共享查询服务;广东省建设了全省实物资料管理系统,实现实物资料汇交、利用的在线办理;辽宁省有色地勘局103队,通过开发利用岩心样品,在青城子地区取得找矿重大突破,此外还筹集15万元人民币,对岩心库进行了维修,对库藏岩心进行了清理,使有继续保管意义和利用价值的实物资料得到科学管理,其余实物资料进行了妥善处理,在实物资料利用和清理方面创造了典型经验。
国家实物资料馆切不可自我封闭,必须与委托保管工作、省级实物资料管理工作以及地质工作单位紧密协作,相互学习,共同推进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服务工作。
(2)加强与成果地质资料管理及其他相关工作密切交流合作
实物地质资料是地质资料的组成部分,与成果地质资料和原始地质资料相比,尽管有其独有的特点,但管理和服务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是一致的。因此,必须以成果、原始和实物资料“一体化”思想推进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服务工作和国家实物资料馆的发展。另外,我国成果地质资料管理已有几十年历史,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管理服务体系和技术方法,值得实物资料管理工作学习借鉴。
从广阔领域看,实物资料馆和博物馆有相通之处,全国地质博物馆以及许多地方地质博物馆在藏品收集、保管、数字化以及展示、服务等方面创造了许多好的经验和方法,也值得实物资料学习和借鉴。
基于上述,国家实物资料馆要密切与全国资料馆、省级地质资料馆、地调局大区中心资料馆以及博物馆密切交流和合作——虚心学习工作经验和技术方法,共同组织实施管理服务工作,提高实物资料管理服务水平,推动国家实物资料馆的持续发展。
(3)加强国际交流
世界上不少国家——特别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英国、俄罗斯等国家实物资料管理服务工作取得了比较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同时有许多先进的思想和技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例如:美国、加拿大的实物资料汇交、保管和服务利用政策;英国国家地学数据中心和海洋地理数据中心实物资料保管方法;澳大利亚的数字实物资料馆与虚拟岩心库技术等。
近年来,国家实物资料馆收集和翻译了不少有关国外实物资料管理的文献,同时也组团出访考察了一些国家,并接待了一些国外专家学者访问,通过这些获得了不少的收益。但总体上看,与国外交流仍显不足。今后应把国际交流作为一项常规的、必不可少的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除了增强力度外,应加大交流深度,提高交流层次,取得更大效果。
(4)开展合作研究
实物资料管理服务,并不是简单的接收、整理、保管和提供利用的操作性工作,许多内容需要进行专业性的研究。例如:依据我国地质矿产条件和地质工作进展,需要科学筛选实物资料,研究构建库藏体系;为了提供服务产品,需要研究实物资料信息提取、信息集成技术方法;根据地质工作需求,需要研究开发专题服务产品;依托数字化、信息化技术,研究建立教学实物资料馆和虚拟岩心库等等。通过这些工作可以使实物资料馆突破传统的模式,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然而这些工作显然不是国家实物资料馆或实物资料馆藏机构单独能够完成的,而必须通过产学研相结合才能实现。
中国地质调查局关于业务中心建设的部署,为实现这一方向提供了很好的途径;按照地调局要求实物资料中心编制了建设“实物地质资料信息技术研究中心”的实施方案,提出了业务中心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主要工作内容、阶段成果、实施计划。国家实物资料馆应该以业务中心建设为契机,建立起广泛的产学研相结合的研究体系和工作机制,把国家实物资料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六、结语
展望国家实物资料馆未来发展,尽管前景光明,但基于发展环境的变化,未来走向也存在一定的危机或不确定性。如果始终保持危机感和紧迫感,根据发展形势,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思路和工作模式,保持活力,就能朝着目标实现全面发展;否则,如果盲目乐观,不思进取,固步自封,因循守旧,就会丧失发展机会,停滞不前,甚至被时代淘汰。何去何从,既受外部条件影响,更决定于自身的努力。基于这种情况,笔者撰写此文,提出的思考和认识难免有偏颇或错误之处,希望引起共鸣和讨论,将形成的共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实现国家实物馆的不断发展。